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不同的人,因读书目的的不同,读书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古今中外,读书方法,千差万别,因而采用何种读书方法应该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而衡量一种读书方法的好与不好的客观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读书效果好不好。如果通过读书,能从中取得很大的收获,那就说明这种读书方法是可取的,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
                  上述材料中蕴含了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什么道理?(10分)
            • 2. 2012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 你行动了吗?”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南安一中高二(1)的同学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交流感悟】
                  同学们就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展开讨论:
              甲同学:1860年第一代自行车出现后,就深受富有阶层的青睐,将其当作寻求刺激的冒险玩具。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自行车因其安全、轻快、便捷,倍受中国老百姓的追捧,成为平民化的交通工具。
              乙同学: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驾车出行舒适、高效、时尚,自行车这种出行工具逐渐 “失宠”。
               丙同学: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的今天,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因其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减少交通拥堵等优点,重新受到人们的眷顾。
              (1)他们的讨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6分)
               
              【理性分析】
              同学们通过调查了解,目前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突出:公益性自行车停放场所普遍缺乏;自行车的路权严重受损,许多自行车道被用作汽车泊车位;汽车文明欠缺,骑车人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2)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解决绿色出行难的问题。(6分)
            • 3.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  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对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新要求。下面是我党对文化产业认识的时间历程: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党对文化产业认识的变化过程体现了求索真理的哪些知识?(7分)
                 .材料二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交会对接成功,这是中国走向强大的有力标志,是中国人独立自主、勤学苦研、合作奋斗、勇攀高峰的又一历史性成就。但航天器在外太空运行,受大气阻力的影响,轨道会出现衰减,即偏离原轨道,这会影响后续任务。为此,在整个组合体运行期间,将实施两次轨道维持,使其回到预定轨道进行正常工作。
              (2)依据所给材料信息,写出相关哲学道理。(6分)
              信息材料
              哲学道理
              尽管国际上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曾遇到许多波折,甚至发生过飞行器相撞事故,但交会对接工作在不断完善。
               
              对接机构在“上天”成功对接之前,在地面已进行了1101次对接试验、647次分离试验。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的研制队伍对对接技术难点,进行了长达16年的科技攻关
               
               
            • 4. 2(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在对国际稀土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实行稀土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促进稀土开发和出口。随着稀土产销逐年递增,我国意识到按照这一开发速度,再过二、三十年,将成为稀土小国或者是无稀土的国家,不得不花费巨资从外国进口稀土。2005年我国取消了稀土出口退税政策。随后,针对稀土开发生产中出现的乱采滥挖、污染环境、产能过剩、低价出口等问题,进一步提出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意见,以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多年来,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从中国购进的稀土,除了用于生产,还大量囤积,以备将来之用。‘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日本和欧美国家纷纷要求中国取消稀土出口限制,甚至以提高对中国产品进口的限制相成胁。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2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该如何保护有限的稀土资源。
              (6分)
            •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刑事诉讼法在刑讯逼供、证人怕作证、“被精神病”、侦查手段跟不上技术进步等方面面临一些新问题。2012年3月14日,在公开征集大量意见,听取专家建议,充分吸收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等被写进了草案,这是自宪法有规定以来,我国部门法第一次有了人权规定。
                  (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修订和通过的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12分)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出台的必要性。(10分)
            • 6.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
              步骤
              时  间
              内             容

              2008.3——2010.2
              发改委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2010.2——2010.10
              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通过

              2010.10——2011.1
              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

               
              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

              2011.3
              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2012年开始
              规划实施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
               
            • 7. 我国建国后很长段时间人们都认为,股份制和公有制是格格不入的,但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发现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后,确实具有其他经营形式无法替代的优点。党的十四大指出,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聚社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抓紧制定和落实有关法规,使之有秩序地健康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十六大指出,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分析我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草根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等为主体,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过去我国强调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草根经济”得到了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城乡经济注入了活力。请运用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知识回答我国对“草根经济”政策调整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12分)《钱江晚报》曾载文指出,杭州市勇进中学组织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近800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存体验”活动:选取你认为可以赢利的项目,不管投入本金多少,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赚钱。孩子们打起杭州旅游经济的主意,开始了五花八门的设想:矿泉水、鲜花、气球都成了孩子们的“大单生意”。经过市场竞争洗礼后,有的孩子赢利200多元,而有的孩子亏本100多元。但每个孩子都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更多……生存体验——除了读书还有更辛苦的事。
                如何理解“社会实践是大课堂”?
            • 10. 材料一: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五里岛和切尔若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材料二:国土资源部有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的地质环境问题。城市成为地质环境问题高发区。中国118个大中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污染。城市地下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地下空间利用对地质环境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加剧,中国一半省份存在地面沉降,50多个城市地面沉降比较严重。      
              (1)联系材料一,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6分)
              (2) 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