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
              2015年春,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雾霾调查纪录片在各大视频网站热播。著名媒体人柴静以“患儿母亲”身份,陈述了“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三个问题。因部分内容涉及国有石油企业、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以及部分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的可行性等原因,该片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一时间,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也受到审视和质疑,甚至对于一些质疑的反质疑也陆续出现在各大媒体。
              某环境系学生:作为学了七年环保的人,只知道出门带口罩的方法。柴静勇敢的作为就像一阵号角,号召你要醒过来。
              中石化某高层:柴静一知半解,属于“外行看热闹”;雾霾责任在烧煤,在公民,在政府……
              某著名财经人:少罗嗦,赶紧多买一点环保题材股票。
              环球时报官方微博:该片更像环保部门对各种无奈的一次集体控诉,而柴静只是一个记录者。如果纠结于她本人,恐怕没有真正看懂。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反复性”的知识,分析“鲜花和掌声”、“审视和质疑”和“反质疑”并存的原因(14分)。
            • 2. 材料一: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将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集中在全和快;直至本次会议绘制出新的路线图,为“法治中国”作顶层设计,提出一个目标、5个体系、六大任务。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选择“依法治国”作为突破口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必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探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程体现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谈谈我国如何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6分)
            • 3. 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同样一部小说,张三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是马粪,不能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谁说谁多差根本没有必要认真。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会得出结论。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 现行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对条文作了部分修改;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总纲作了个别修改;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请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过程。(10分)
            • 5.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国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受传统发展观念、苏联模式、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中国走上了一条高指标、高积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过程的?(9分)
            • 6.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央在怎样认识和对待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上, 其提法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新中国建立后,直至“文化大革命”,一般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原则。至于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长期没有强调过。党的十三大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四大提出: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党的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认识的深化。
              结合材料,说明从单纯强调社会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12分)
            • 7. 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持续警告,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前一段时间,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抵制日货”标语伴随着中国人的游行示威。甚至,出现了少数人打砸“日货”的过激行为。
              知识链接: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中,所涉及的货物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棉纱织品、日用百货等轻工业产品,也包括日本在中国的采矿生产。这一时期,日本资本对中国的大规模直接输出相对较少,所以抵制日货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经济全球化模式下,所谓的“日货”,已不再是日本纱厂生产的棉布,或者从日本进口的商品,而通常是具有日本的核心部件、知识产权、营销计划的商品或服务。中日贸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这种隐性的“日货”,不可能断绝与日本经济技术联系。
              请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你对“抵制日货”的看法。(8分)
            • 8. 十二五报告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调查、起草,再调查、再起草,把调查研究工作贯穿起草工作始终,是报告起草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报告认真总结30年来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今后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报告鲜明地回答了我们今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十二五报告诞生的过程及意义。(10分)
            • 9.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是1999年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的“神舟一号” 无人实验飞船,四年之后中国首艘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于2003年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它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中国探月工程也开始启动,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26日,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从“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飞行成功,再向前发展,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将会越发精彩:从2011年开始计划发射2至3个空间实验室(目标飞行器)进入太空,“夸父计划”拟定在2012年进行发射,2013年则计划独立开展火星探测, 2020年还计划建立有人值守太空站,等等。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活动日益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
              (1)结合上述材料用认识论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会不断深入”?(6分)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6分)
            • 10.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有一句经典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表明
              ①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追求终极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