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互联网时代,变换的时代。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正快速的改变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金融
                  材料一

                   材料一 业内人士指出,因为要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习惯和需求,依托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的电子银行业务必然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其本质始终在于提供更优质的银行服务。
              (1)概括图11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互联网快速发展对银行和客户带来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
                  材料二
              2014年12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中心就春节法定节假日安排以网上调查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关于春节3天法定节假日是否包含除夕引起网友热议,超7成网友表示支持恢复除夕放假。1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根据安排,除夕再次“回归”春节假期(除夕到初六)。
              (2)以网络参与者的身份,围绕公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提出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互联网
              互联网+文化市场
                  材料三  事实上,在“互联网+”概念登堂入室之前,“互联网+”在文化产业领域早已如火如荼: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频……但由于缺乏监管,加上文化市场本身的缺陷,文化市场有喜有忧。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类广电节目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得随意变换文字、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此规定一出,网上立刻出现不同声音:
              支持的声音:网络流行语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在久已形成的熟语或成语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容易在传播过程中造成混淆,对社会通用的母语词汇的纯洁性造成伤害,极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学习、使用母语和理解本土文化。
              反对的声音: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网络语言属于流行语,本就具有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生活、更新变化快的特点。通过实践的几点,这些网络语言自然会出现优胜劣汰的结果,这样做不利于语言的创新。
              (3)请你任选一种“声音”,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选择这种声音的理由。
              (4)有位同学认为:“针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规定,出现以上两种相反的声音是正常的,站在不同主体的角度都有其合理性,因此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不是唯一的。”
              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该同学观点进行评析。
            • 2.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致力于将亚投行打造成为亚洲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国际金融机构;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基础设施、实现成员国互利共赢;亚投行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繁荣。非洲发展银行(AFDB)行长近日表示,他希望与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展开合作,以减少非洲国家人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非洲发展银行行长称,他希望亚投行将其工作范围扩充至非洲国家,乃至一些拉丁美洲的国家。而在上周,世界银行行长也表达了与亚投行开展合作的意愿。非洲发展银行行长表示:“亚投行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在保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对于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1)从《生活与哲学》有关角度出发,分析亚投行建设的正确性。
              (2)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的道理。
              (3)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亚投行将会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 3.
              (1)关于“辩证法”的思维导图体现的思维方式是 ______
              A.发散思维   B.想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直觉思维
              (2)请列出上题中你所选思维方式的具体技法。
            • 4.

               在我国,选举人大代表的城乡人口比例,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每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农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口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1995年修改选举法时将比例修改为4:1。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又适时修改《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又一巨大进步。

              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举措体现了哪些哲学方法论?(7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