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材料中的全会精神所坚持的方法论。
            • 2. 新中国成立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大发展。中央的政策扶持和发达地区的支援对民族地区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即便如此,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不小,我国剩余贫困人口越越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从而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和谐。为此,有学者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1)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发达地区的支援,要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处理好提高民族发展自主性和加大外部支持的关系,提高民族地方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当前,唯有依靠国家进一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中央政府和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的外部支持,再分配环节实现财富在各民族之间的分配均衡化,通过倾斜性政策等措施,才能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相关知识,评价这位学者提出的建议和措施是否一致,并加以分析说明。
            • 3. 上海市八中学男生班在争议声中已开办两年有余。市八中学开办“男子实验班”,撩起的虽是关于男生女生的话题,撬动的却是教育转型的敏感神经。一名学者支持开办“男子实验班”,其理由陈述如下:
              (1)中国男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从生下到高中主要被女性包围,从身体素质到性格、思维、观念受女性影响太大。开办男生班,有利于培养男子汉,去掉“伪娘化”。
              (2)男生班开设的课程只要适合男生成长,就一定能培养出“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的男生。
              运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评价这位学者陈述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 4. 为促进全民阅读,2014年11月27日,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全民阅读地方法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有观点认为:促进全民阅读,既要立法的介入引导,以法的强制性推动全民阅读;又要激发全民阅读兴趣,提升全民阅读品质。
              结合材料,从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角度概括该观点可借鉴的价值,并简要分析说明。
            • 5. A、B两支辩论队就现阶段上海中学教育该不该将iPad引入课堂展开激烈的辩论。
              A队的理由是所有资料都被放在了“云端”,只要有需求,学生可随时在线下载。iPad引入课堂带来了教育模式的新变革。
              B队的理由是iPad引入课堂过度重视娱乐化,会让学生无法面对挫折,抗压能力差。传统教育的很多优势还是无法取代的。
              (1)请根据A或B辩论队的理由概括出其主要观点。
              (2)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外因辩证统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
              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评价A或B队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 6. 材料六 2010年9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胡锦涛指出,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深圳速度”,探索和积累了实现快速展、走向富裕的成功经脸;坚气持对外开放,有效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功运用国外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进行了开拓性探索;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央作出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扶择,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共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5)结合材料六,运用事物发展原因的知识,分析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材料七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笫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通过《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各民主党派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国务院根据《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并提请2011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十一届四如义审议批准。
              (6)从材料七中,你能获得哪些政治常识信息。
            • 7. 因成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22岁在校学生刘路被中南大学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学校为其“量身打造”了求学方案,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放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学校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开辟鼓励青年才子做研究的学术风气。
              (1)在刘路的成才道路上,他本人的勤奋与学校的“破格之举”体现了哪一对哲学关系?
              (2)学校的“破格之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人才培养的议论,请谈谈你的看法。(用一条哲学原理)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宝钢遇到投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人士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围绕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设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8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
                  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最佳实践者”活动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
              (2)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宝钢为什么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逆势而上。
              (3)“最佳实践者”活动凸显了“尊重劳动”的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劳动”。
            • 9. “小白菜”、“海宝蓝”……志愿者已经成为世博会最靓丽的风景线。对于“世博会后,中学生能否更加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这一话题。某高中生的观点是:能!他的理由是:
              (1)从汶川到玉树,从特奥会到奥运会,到处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这些志愿者对中学生具有榜样作用。
              (2)由20万注册志愿者和200多万城市文明志愿者参与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志愿者的“长跑”。乐于奉献、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风气正在影响千千万万中学生。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知识,评价该高中生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