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6年是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
              材料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益发展,手机、电脑等新的传播媒介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1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比2014年增加0-02本),电子书阅读量3.26本,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达到640Yo,比2014年上升5.9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6%.较2014年上升1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闽读时长62.21分钟,与2014年相比增加28,39分钟,首次超过1小时,以手机为代表的阅读终端已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媒介。
              材料二
              如何阅读?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国外留学经所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有一个学期,她选修了一门社会学的课程。她很努力。上课认真听,作业也都及时、认真地完成。可学期结束的时候。老师居然给了一个B!她不能接受这个分数,当天就去找老师理论。老师很淡然地说:“是的,你的功课完成得不错,也从来没有迟到或者早退。但是你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你从来没有问过我问题。”这次得B的经历给了她很大的刺激。她意识到,不问,不是代表“没有问题”,相反,它代表的是“问题很大”。
              (1)对于材料一显示的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变化,有人表示了担忧。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进行说明。
              (2)材料二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工作和学习中,“没有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请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3)“全民阅读”已连续三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请你就促进全民阅读,给政府提两条建议。
            •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知识,分析政府在推进依法治国中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何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指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并阐述其在法治建设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一国经常项目账户顺差和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占GDP比例较大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外部不平衡的表现。且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理论上应是互补的。经常项目顺差,指出口贸易大于进口贸易。资本项目顺差,指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正在不断下降,2010年回落至4%,到2012年进一步降至2.60%.当前,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比较快,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可能达到3.7%,2015年增长将达到3.9%,另外,我国近些年将会推进改革,改善经济中长期增长前景,在境外投资增长的同时,也会吸引长期资本流入,所以贸易和投资仍然会保持较高顺差。2013年资本大量流入就是证明。
                  材料三:国际收支双顺差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我国双顺差的存在影响国内金融市场运行,使国内经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蕴含了较大风险。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请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该怎样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联系和发展三者之间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以促进发展的道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