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11月29日至30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各国积极商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经济绿色水平,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尽管各国都在展现积极姿态,但不可否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老生常谈”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
                  第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具体领域将如何体现?20多年来,伴随着世界经贸格局的不断演变,这一原则正呈现被弱化和淡化的趋势。
                  第二,融资问题如何落实?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建立资助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气候基金”,在2013年至2020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然而,直到2014年,“绿色气候基金”总额才勉强超过1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窟窿如何填补?钱款来自国家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今后如何统计?
              有关专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坚信各国都在展现“积极姿态”,解决这些问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运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评价这位专家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 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自2013年秋以来,高铁已成为中国新“外交名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2009-2015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及其营运里程情况

                    年份
               铁路建设投资
              (亿元)
               新线投产
              (万公里)
               铁路营运流程
              (万公里)
               其中:高铁里程
              (万公里)
                    2009      7000      0.56      8.55      0.66
                    2011      5897      0.20      9.32      0.89
                    2013      6638      0.56      10.32      1.1
                    2014      8088      0.84      11.2      1.6
                    2015      8000      0.80      12-
              注:我国迄今铺设的高铁已占世界高铁总长度的50%以上。
              图2015年1-4月份与2014年同期我国各类型企业铁路设备出口情况

              (l)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为了避免海外市场的恶性竞争、打造强有力的国际高铁供应商,中国两大铁路设备制造公司北车集团与南车集团于2014年底宣布合并成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两大集团的30多家工厂生产的电动、内燃机车和铁路设备占中国市场的80%,出口的国家超过80个。2014年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占10%,远远领先于国外同类企业。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企业经营与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说明南北车集团合并的理由。(9分)
                 材料三:“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实施对外开放、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两大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中对此做了近一步强调。“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的今天,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
            • 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非金融投资指银行、基金、证券、保险、信托、权证、黄金投资以外的投资。2014年我国吸引外资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流入中国的资金出现了结构性改变,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1)图表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观点说明上述图表现象产生的原因。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总体来说,是礼治和法治的结合,是礼法并治。
                  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水能载舟亦能在舟”的治国之道,‘唯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进态度等等,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羊崇。
                  在礼治之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由法制体系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例如监察制度,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详细严格规定。
                  中国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皮。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当今社会治理为什么要“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乡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原因。
              (3)公众信仰缺失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礼法协调是构建文化秩序的要求。请你就如何加强“礼治”写两条建议(每条不能超过15字)。
            •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当企业处于前两个阶段时,通常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见A点),进入第三阶段,则趋向于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见B点)

              材料二  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经营发展道路。随着实力不断提升,该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至2014年6月,改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4217亿元。
              (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假设企业在A点选择专业化经营战略,在B点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请任选其一,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中有关企业经营的知识,分析企业选择该经营战略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涵的矛盾观。
            • 6. 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某中学以“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征文、书画比赛等法制宣传活动,其中一位同学所作的漫画“厚此薄彼”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
              (1)结合漫画(如图),谈谈你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一个道理,谈谈为什么法律不只是刻在大理石或铜表上,更应刻在公民的心里?
            • 7. 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她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荐,她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荐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独这株地荐不会结果,可它虽然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坪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荐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揉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这种“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荐,也不要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1)从哲学上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2)上述材料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方法论启示?
            • 8. 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1)“居安思危”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
              (2)请用这一观点简要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 9. 近年来,食品问题上的“诚信缺失”社会现象似乎让中国民众都陷入了道德困惑之中。于是有人认为社会倒退了。他的证据是:
              (1)光鲜亮丽的水果蔬菜人们不敢吃,因为这些水果蔬菜都施了损害人体健康的农药;
              (2)路边店铺的油炸食品人们也不敢吃,因为这些食品都用了损害人体健康的地沟油。
              请运用哲学常识矛盾的观点中的一种观点,分析和评价此人的证据是否充分支持他的观点。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琅琊榜》、《甄嬛传》等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热播,网络文学已成为与网络游戏、网络购物同等重要的互联网应用。
              材料一  传统文学,即以传统纸媒为载体而传播的文学。网络文学,即以网络新传媒为载体而传播的文学,包括长篇小说、微小说、网络段子等各种形式。传统文学相对严谨,有深厚的根基与内涵,但因形成了一些模式化的东西而使创作思维受到禁锢。借由网络平台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因没有创作门槛及规范化的要求,创作者又可以通过网络与读者即时互动,进而改变了传统文学既往的写作观念与陈规,在形式与思维方面新奇多变。但网络文学中多数作品缺乏深度,总体发展不成熟。有文化学者指出,将来的中国文学既不是传统文学,也不是网络文学,而是整个文学生态发生变化之后的新型文学。
              材料二  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达2.85亿,占网民总体的42.6%.鉴于巨大经济潜力,互联网巨头纷纷成立了网络文学部门。但网络文学在创作中存在着问题,一是不设门槛,所以泥沙俱下;二是过度迎合市场需求,使得娱乐化、商业化占绝对主导。
              有观察家指出,传播力是全球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80年代日本动漫进入文化传播高峰期,90年代韩国网游进入高峰期。新世纪,中国网络文学若能把握好发展机遇期,成熟后必将在全球文化圈扮演重要角色。
              基于以上情况,2015年全国首个“网络文学”本科专业决定面向社会招生。该专业致力培养优秀的网络文学创作人才,以期为该行业注入理想与情怀,引导行业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对中国文学创作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高校开办“网络文学”本科专业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