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生活”的家园,温州市在管理方式上作了以下调整:一是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是紧紧抓住政绩考核这一“牛鼻子”,结合本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各地资源禀赋差异,考核指标权重“因地制宜”。
              材料二:温州“拦街福”习俗在清代已流行于温州各地,初期的拦街福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民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春祈、禳灾、求吉的民间信仰功能,拓展为民间信仰、文化娱乐、商贸活动相结合的独特复合型民俗活动。2012年温州“拦街福”活动以“传承文明·幸福温州”为主题,遵循节庆活动“会、展、节、赛、演”五大要素,围绕民俗文化展示,民间艺术体育展演竞赛活动,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体验活动等八大板块展开;街区内,瓯塑、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民间手工技艺缤纷呈现。戏台上,永昆、京剧、瓯剧、鼓词、民歌,你方唱罢我登场,突出温州特有的民俗文化、艺术文化以及商贸文化。
              (1)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温州市管理方式上的调整的道理。(6分)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温州市举办“拦街福”的重要意义。(8分)

            • 2. 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既要“稳”,也要 “进”。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1)结合材料,试分析 “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6分)
              (2)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9分)
               
              26.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八闽大地日新月异,福建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等,以推动福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材料二:2011年12月26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庆祝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30年来,厦门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布局,围绕着“二三产共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内外需齐拓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城乡结构从岛内外二元分割向一体化发展转变,需求结构从外需为主向内外需并进转变,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福建省委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厦门市的发展之路是怎样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6分)
            • 3.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材料一  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摘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材料二  某市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 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几个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1)用矛盾分析法对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2)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 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由于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确立并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09年中国的出口额首次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一,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但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废物废水乱排放,污染了水资源和生存环境,废气乱排放污染了大气,影响了空气质量,等等,这些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要求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目标。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