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阐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揭示了从鼓励先富转向追求共富的国家发展取向。
              材料一:“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将共享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把共享既作为发展的理念,也作为发展的行动;既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1)请选择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原理,说明落实共享发展应如何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
              材料二: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来源,既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同时,由于其在社会流动中的“筛选器”功能,又被视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巨大进步,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不断改善。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投入制度、贫富差距等因素,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2)运用所学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推动教育公平的依据。
              材料三:为贯彻共享发展的理念,今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前者旨在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重点院校录取率,后者旨在提高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升学率。其中第二项措施因涉及江苏省要调出3.8万个生源指标给中西部省份,这引起了部分家长的担忧。
              (3)在推动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避免或缓解可能引发的群众担忧。请你给国家教育部写一封信,就教育主管部门如何避免或缓解部分考生家长的担忧提出三条建议并指出哲学依据。
            • 2.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69年初,屠呦呦作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的课题组长,带领研究团队进行疟疾治疗新药的研究。为了使人们免受疟疾侵袭,屠呦呦和他的队友尝试了上百种中草药材,甚至亲自服药试验。她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受到启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发现了有关疟疾治疗的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
              屠呦呦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在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有人认为,疟疾治疗新方法的发现不能归功于屠呦呦一人,将奖授予屠呦呦是不公平的。屠呦呦在领奖时表示,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她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不仅是授予她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屠呦呦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说,“通过抗疟疾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应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屠呦呦在演讲结束时引用了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希望大家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屠呦呦获诺奖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有人认为疟疾治疗新方法的发现不能归功于屠呦呦一人,将奖授予屠呦呦是不公平的。请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请运用“文化创新”和“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为中医药“更上一层楼”提出合理化建议。
            • 3. 2016年6月长三角地区又迎来新一轮的国家战略机遇:《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发布,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由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26个城市组成的新长三角城市群阵列,未来将打造改革新高地,推进金融、土地、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合作。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到2030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盐城既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长三角城市群对接发展的重要连接点,也是长三角北拓门户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先导基地,处于江苏沿海产业带的核心区位,是江苏沿海开发承南启北的战略支点,拥有对内对外的开放优势、接轨上海的区位优势、中韩合作的平台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绿色生态的宜居优势,成为苏北唯一入选的城市。
                      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机遇属于盐城,但它决不会仅仅青睐盐城。对盐城来说,是机遇展露面前,挑战潜藏背后,考验也接踵而至。唯有行动和创举,才能乘势而上、借势双赢,推动盐城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崛起腾飞。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说明国家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正确性。
              (2)盐城文化资源丰富,如:淮剧、杂技、海盐文化、红色文化、湿地文化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盐城如何在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乘势而上、借势双赢打造文化品牌?
              (3)盐城某中学高二同学就“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盐城房价是否会出现传导式增涨”展开讨论,假如你作为讨论成员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符合逻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科术语使用规范,不超过200字。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人的信仰迷失,信念动摇的等现象,倡导“24”字核心价值观是立足实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化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付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针对当前出现的某些人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少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必将成为激励中华儿儿女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作为即将毕业的当代高中生,就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提出两点要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