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9分)近年来,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大量“超标”电动车上路行驶,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材料一 在广州、太原、福州、海口、武汉、南宁、温州等地实行“禁电令”的时候,电动车销售量几乎为零,经销商、生产商不堪重负,大量店铺纷纷倒闭。同时,也有许多城市对电动车“绿灯”放行,如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绍兴等地,但由逆行、闯红灯等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
              材料二  2011年9月28日,备受各界关注的《海口市电动车管理办法》获海南省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对于老百姓关心的诸如超标、上牌、驾照、驾乘、违章等方面的问题,海口市积极借鉴了上述城市的做法。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诸多城市对电动车的管理给了我们哪些辩证法启示。
            • 2.
              截至2013年8月,浙江省全部实现基本药物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在医院药房零差率销售。这一举措短期内会对药店经营带来冲击;从医药分开的改革方向看,原来只能在医院销售的占市场80%的药物,将放开在药店销售,又是好消息。以低价著称的北京“老百姓”大药房认为,基本药物制度短期内对药店有冲击,但从长期看,“新医改”对于药店总体来说是好的发展机遇。大多数药店的经营药品的利润不足3%,为了生存,有的提高非药品经营比例,有的压缩门店面积。“老百姓”大药房认为,应对目前的困难,药店各有其招。药店的竞争关键还是拼服务,尤其是专业的服务,当然,调整经营战略,引导健康消费新概念也不失为可取的应对策略。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店的影响及药店应如何应对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新形势。(11分)
            • 3.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到政府改革,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其中大部制改革是新一届政府改革的亮点。以大部门体制为核心的政府机构改革需要目标明确、通盘规划、稳步推进。大部门体制不会一步到位,需要积累经验,逐步推进。所有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机构改革也是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组建大部门要有一定的限度,也要考虑部门之间力量和规模的平衡。
              分析材料中蕴涵的哲学道理?(11分)
            • 4.
              (23 分)2013 年,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政府放权这一亮点引起了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向市场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原铁道部统管着中国铁路的规划、投资、建设、监理、运营以及安全,这种体制存在,政企不分、运力紧张与资源闲置并存等问题。这次改革撤销了铁道部,其企业职责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拟订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其它行政职责由国家铁路局承担。在政府职能整合的背后,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将经营权下放给企业,让企业在不断深入的市场化竞争中,盘活铁路交通的经营。
              (1)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这次铁路改革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意义。(7 分)
              【向社会放权,培育公民社会】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不仅取决于政府力量有多强大,而且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文化有多强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也越来越多样,以行政管控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不仅难以实现社会稳定和谐,还容易导致更多的社会矛盾。政府向社会放权,就是要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反映利益诉求、协调利益矛盾中的作用,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建立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8 分)
              【向地方放权,合理划分职责】中央与地方权力架构设置的合理与否,是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问题。本次 改革强调中央向地方进一步放权,逐步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明确化。在公共服务问 题上,中央政府负责覆盖全国范围的公共服务,重在推进均等化;各级地方政府主要关注辖 区内居民的实际需求,强化供给效率。在经济发展上,凡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或由地方 实施更方便有效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应当从中央下放给地方。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央向地方放权的做法遵循了哪些科学思想方法。(8分)
            • 5.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000人次,最多时约7 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0分)
            • 6.
              (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不仅要让农民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而且要推动农民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谈谈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快农民的市民化进程。(8分)
              材料二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6分)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同学认为:“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经贸等方面合作不断加强,中美之间是纯粹的合作关系。”乙同学认为:“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在涉及台湾、西藏等问题的摩擦和纠纷不断发生,中美之间是纯粹的对抗关系。”
              请你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有关知识,就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任选一个进行评析。(12分)
            • 8.
              材料:《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坚持全省文化发展统筹安排。广州、深圳市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和辐射作用,重点发展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传媒集团。珠三角其他地区要结合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产业集群。粤东西北地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与珠三角地区文化建设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各地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广东省是如何建设文化强省的。(16分)
            • 9.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2011年下半年以来,安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融资难、生产成本高诸多困难,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企业坚定信心,鼓足勇气,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好政府出台的各项有力措施,就能化解危机,实现中小企业的浴火重生。
              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角度分析材料所述观点的合理性。(12分)
            • 10.
              2013年10月15日,是航天英雄杨利伟驾乘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圆满完成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一举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的十周年纪念日。10年来,踏着杨利伟的飞天足迹,包括刘洋、王亚平两位女航天员在内,中国已有10名航天员先后成功进入太空,其中,英雄航天员聂海胜、景海鹏还实现“梅开二度”。10年,10人,中国圆梦飞天创造出“十全十美”。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从神舟飞船到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出舱到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已顺利突破天地往返、太空出舱、空间交会对接这三大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特别是实施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的神舟十号任务,通过在轨维修操作、太空授课、飞船绕飞及多方位交会技术等一系列空间试验和活动,为中国空间站建设积累宝贵经验并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简要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发展历程。(1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