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已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企图食“半饼”而饱的现象在生活中是不少见的,其可笑之处在于

              [     ]


              A、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强调量变,忽视质变
              C、认为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D、认为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 2. 重庆市在家电下乡实施过程中,不断简化程序,完善细节,让卖者更乐意,让买者更舒心。从哲学上看这重视了

              [     ]


              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
              C、事物发展的曲折过程
              D、事物的客观性
            • 3. 在中国文化中,发展的观念由来已久。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古语有

              [     ]


              ①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④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素有中国汞都之称的黔东铜仁地区贵州汞矿,由于常年过度开采,造成汞资源枯竭。虽几经努力,终于无可奈何地走向破产。贵州汞矿的事实说明

              [     ]


              A.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前提
              D.事物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5. 老子云:“图(注: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注: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③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6.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 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副对联告诫人们
              [     ]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
            • 7. “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涵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8.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回答1-2题。
              1.“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     ]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     ]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 据统计,驾驶员酒后开车,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为没有饮酒情况下的16倍。据此回答1~2题。
              1.《道路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处暂扣1~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6个月驾驶证,并处500—2000元罚款。区分饮酒后驾驶与醉酒后驾驶关键是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下图所示

              鉴于饮酒后驾驶与醉酒后驾驶的处罚在限制人身自由方面有质的不同,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和79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B.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和79mg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C.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D.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以上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2.俗话说“酒杯不深淹死人”。酒后驾车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为此,交管部门加大了对酒后驾车行为的处罚力度。这说明
              [     ]

              ①维护交通秩序更需要媒体的监督②交管部门要依法行政更要科学行政③交管执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④根除酒文化是实现交通安全的关键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 10. 郭沫若说:“绳可锯木断,水可滴石穿。苦干加巧干,坚持持久战。”这其中包含的主要哲理是
              [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C.量变是引起质变的必要条件
              D.事物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