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孙子兵法》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这表明
              ①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②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2011年9月29日卫生部发布了《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从2012年3月15日起,食盐碘含量将不再“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在规定范围内浮动添加。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                     ①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④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
              材料二 目前,我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农业科研缺乏领军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
              材料三 我国北方某地,虽然林地、农地、水面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方式和农业科技落后,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经过调研,制定发展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加大投入,重点抓好优质经济林开发、冷水鱼养殖及深加工、大豆稳产高产这“一树、一鱼、一豆”三大科技项目,开发高产、优质、高效特色产品,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冶成优势产业链,发展当地农业。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应该如何发展当地农业。(15分)
            • 4. 除了幸福指数,我国还将推出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现阶段各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方面的需求,这蕴含的哲理是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②遵循客观条件,人们可以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立足整体,坚持统筹兼顾
              ④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5. 漫画《中国体育》的启示有
              ①应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抓住主要矛盾实现事物的内部均衡
              ③认识到矛盾双方的地位始终是不平衡的
              ④把握矛盾特殊性,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2010年4月胡锦涛在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时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四国政治体制、发展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却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这充分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历史文明可以相互借鉴,不同文化传统可以相互交流,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特点。
              (1)请回答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有哪些原理?(9分)
               (2)请运用两个矛盾的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6分)
            • 7. 以下两段材料是摘自某县的“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材料一:要充分发挥本县地处边疆的优势,大力发展边境旅游业和边境贸易;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为重点,同时大力加强其他社会建设。
                  材料二:要着力增强全县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使每一个人郁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1)材料一中该县的规划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有关观点的?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的依据。
            • 8. 201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内需政策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9.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引导新增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倾斜。”体现的辩证法的道理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变的;
            • 10.

               教育公平问题近来又引起人们的热议。有人指出:我国当前存在的种种教育不公平问题,

                  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中国特有的问题。上述分析坚持了      的方法。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③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④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