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的梦想小镇,“现代汽车的标杆地”的沃尔沃小镇,信息经济发展集聚区的硅谷小镇……风起云涌的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浙江“科学春天”里的一道风景。这些“特色小镇”的积极探索是基于(  )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
              ①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自2009年批复立项至今,近7年的研制攻关路,长征号火箭记录的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不断跨越的艰辛历程。9月20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小卫星送入太空。这体现出(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科技创新推动着实践水平的提高
              ③持续的量变必然引起质的变化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4. 家里的电路断了,不用找电工,只需用笔画一下,就完成接驳。《哈利波特》里的梦幻在中关村的研究团队里变成了现实。他们所研发的液态金属可以是像水一样的流体,也可以是固体;既是导体,也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材料;甚至可以将其注入身体固化为骨骼。该团队的重要贡献在于将室温下可以流动的电子引入了印刷电子。这表明(  )
              ①创新更新工具,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使梦幻变为现实
              ③科技进步绘制远景,事物属性日新月异
              ④人类把握事物本质创造新的物质形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201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创下近年来最大降幅,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问题的比重由2011年的13%提高到2015年的17.9%;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嘀嘀打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  某省根据《意见》精神,把科技创新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本省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引导企业建立“资源节约-产品生态-工艺和谐”的生态创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节约化、生态化控制,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产学研联动”的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依据并谈谈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作为的。
            • 6. 当前,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规模化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四众”新模式加快推进,“四众”旨在汇众智搞创新、汇众力增就业、汇众能助创业、汇众资促发展。“四众经济”正被视为新的风口和引擎。“四众经济”的迅猛发展得益于(  )
              ①创新驱动产生的新动力
              ②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③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
              ④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7. 从儿童时期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大多是“非黑即白”:只有标准答案是对的,其他答案则不被允许和接受。长此以往使得我们只求被动接受“标准答案”,不敢尝试新事物。这给我们的反思是
              A.应善于寻找新思路,适度否定现存一切事物
              B.要以创新思维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推动教育的发展应创造思维活动的客观规律
              D.需在实践中推翻真理,实现真理的自我超越
            • 8. 人脸识别的技术是模拟人的神经网络,通过训练让计算机学习和模拟人脑,像人脑一样具备“认人”的功能。未来在移动支付、网络银行等场景中,可能通过照片与真人匹配比对的方式做用户识别和认证,取代传统交易时手动输入密码。这说明
              A.计算机模拟人脑的功能取决于其具有意识的能动作用
              B.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变
              C.科技创新对改变生活及服务社会功能越来越突出
              D.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 9.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地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
                  材料二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突出公平正义的主线,是提升改革社会认同度和参与度的关键,是沟通国家上下、激发社会活力的关键,也是新一轮改革开放能否成功的关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创新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邓小平同志的精神品格对我们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有何启迪。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公平正义是提升改革社会认同度和参与度、激发社会活力的关键”的理解。
            • 10. 美、澳两国科研人员在实验中成功地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该技术将减少癌症治疗费用,工业奶酪制造者、农民也将因此获取更高利润。这体现了(  )
              ①科技进步实现了事物的辨证否定     ②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
              ③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实践水平决定了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