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2013年9月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从而规范网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也再次警醒我们,无论互联网站还是网民,都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两高”的《解释》颁布和实施,有的网民认为网络这一公共平台不再畅所欲言, “言论自由”已一去不复还了。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反驳这种观点。(6分)

              (2)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两高”出台的《解释》对网民依法使用网络发表舆情的正确价值导向。(6分)

               

            • 2.

              江苏省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以来,5000多名大学生满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扎根基层,服务在农业、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用青春、智慧和汗水为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受到基层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这启示我们(   )

              ①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②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③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理想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3.

              下面漫画《伸与缩》,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B.错误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C.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劳动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 4.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经过我国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材料二:对于珠算的没落,有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是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开发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珠算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机、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学生很容易掌握,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况且,重学珠算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阐明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的理由。(10分)

              (2)珠算是否回归小学课堂的分歧折射出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谈谈如何认识这一分歧。(10分)

              (3)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6分)

               

            • 5.

              2014年12月13日,我国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主席出席公祭仪式并指出: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在这一天,包括南京在内的全国各地民众及海外侨胞通过集会、鸣笛、默哀、烛光祭、网上添砖等方式积极参与公祭活动。

              国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为表达“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是要更好地激发起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对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6分)

              (2)运用人生价值观知识,谈谈作为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应如何担当。(6分)

               

            • 6.

              上联:2+0+1+3+1+4=11(光棍),下联:2-0-1-3-1-4=-7(夫妻),横批:201314(爱你一生一世)。上联说做人不能用加法,只索取,结果是孤家寡人。下联说与人相处用减法,讲奉献,人生不孤单,有舍才有得。横批:一生一世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从人生观的角度看,这一对联告诉人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实现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C.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D.理想与实现的统一
            • 7.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史蒂芬·沃尔特针对爱德华·斯诺登逃离美国避难一事,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说,“如果斯诺登是中国人或伊朗人,泄露了他们国家的机密,而在美国寻求政治庇护,美国政府想必不仅会让他避难,还会将其视为英雄”。这说明

              A.美国政府对事物的评价没有衡量标准
              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C.利益立足点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D.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 8.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这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的张米亚老师写下的一句歌词。在地震中,正是他的“一对翅膀”,护卫着两名学生安全脱险。因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最后不得不含泪将之锯掉,救出孩子。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这表明(   )

              A.人的自然性制约着人的社会性
              B.自私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C.人的自然性渗透着人的社会性
              D.人生价值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 9.

              下图漫画《功亏一篑》说明(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
              C.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 10.

              老人摔倒在路上,你扶不扶?近年,随着不少相关新闻的曝光,“扶不扶”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今年开心麻花就把这个热词搬上了春晚舞台,上演了一出扶老太太的故事。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应坚持的哲学道理是(   )

              ①以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

              ②坚持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

              ③坚持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④以自己的判断作为价值选择的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