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2013年9月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从而规范网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也再次警醒我们,无论互联网站还是网民,都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两高”的《解释》颁布和实施,有的网民认为网络这一公共平台不再畅所欲言, “言论自由”已一去不复还了。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反驳这种观点。(6分)

              (2)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两高”出台的《解释》对网民依法使用网络发表舆情的正确价值导向。(6分)

               

            • 2.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目前发现的最早用来计算的圆珠便是西周时期的陶丸。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经过我国长达5年的不懈努力,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具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

              材料二:对于珠算的没落,有人觉得可惜,建议让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理由是打算盘有利于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度,开发智力潜能、思维敏感度和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大脑发育。有人则表示反对,认为珠算是一种过时的计算工具,从应用上来说,计算机、计算器比算盘更方便,学生很容易掌握,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必然。况且,重学珠算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未必乐于接受。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阐明珠算回归小学课堂的理由。(10分)

              (2)珠算是否回归小学课堂的分歧折射出人们不同的价值取向。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谈谈如何认识这一分歧。(10分)

              (3)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法?(6分)

               

            • 3.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草本》,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于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草本》,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草本》“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李时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新成果。(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草本》过程中的作用。(10分)

              (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理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写一份要点或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00字左右。(6分)

               

            • 4.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当选中国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度中国十大人物。他获奖的颁奖辞是: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理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砒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材料二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面推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一大批爱国敬业、乐于奉献的先进楷模先后涌现。由此,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为代表的一系列典型人物评选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掀起了一场“发掘感动、学习好人、追寻真善美”的全民热潮。这些活动的开展,扩大了道德楷模的辐射面,使崇德向善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感动中国》为核心,“感动效应”正在形成。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说明黄旭华颁奖辞给我们的启示。 (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分析“感动效应”形成的意义。(12分)

              (3)请就如何进一步扩大典型人物评选活动的影响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 5.

              (26分)2014年02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同时表示,尊重台湾同胞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连战表示,2005年国共两党开展和解对话,进而两岸走向和平发展,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这是一条不应也不可逆转的正确道路。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国共两党或两岸各界,在政治互信上都向前迈进了一步,包括主张各依法规用“一个中国”架构定位两岸关系,重申“九二共识”,强调“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等。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家人、一家亲。两岸更应以务实的心态,使台湾在两岸和平发展、中华民族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且正面的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习连会“两岸一家亲”共识的认识。(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10分)

              (3)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尊重台湾同胞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合理性。(4分)

               

            • 6.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港湾,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家风源自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我国古代人大多以家族聚居,家族在代际传承中持守一种较为恒定的价值理念,并在这种坚持中形成了整个家族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家风。在古代,家风构成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影响和决定了他一生的品性。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因此,家风成为社会风气的调节器,被官家所推崇褒扬。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家风传统遭到破坏,正不断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如今的社会条件与封建中国截然不同,人口的高速流动早就瓦解了当初的所谓“家族”,家庭单位相对变小,各自独立的空间影响了“家风”的形成,家族影响不能说没有,但已经弱化了很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批判的靶子,被弃之如敝履。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1﹚是否弘扬我们的“家风”是值得所有人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表明你的态度并阐明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用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谈谈今天应该怎样对待家风?(10分)

              ﹙3﹚时代在进步,家风在变化,家风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你觉得树立良好家风的方法论有哪些?(4分)

               

            • 7.

              据统计,中国人仅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8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厉行节约、弘扬艰苦奋斗作风,尊重群众的劳动成果,以良好的党风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为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材料一  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天津市将继承传统文化脉络,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护,推进“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计划”;鼓励各界人士参与天津市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的保护与传承;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的的生态文化素养。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依据材料一,说明天津市是如何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8分)

              材料二  2013年春节期间,延续上千年的燃放烟花爆竹习俗因为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范围甚广的雾霾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新浪微博发起的“持续雾霾是否该禁放鞭炮”话题引发500多万条讨论:一种观点认为“应该禁放,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污染、增加安全事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不应禁放,不放鞭炮,就没了年味儿”。

              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出3点理论依据。(6分)

               

            • 9.

              中华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相关问题。

              材料一  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做算筹,其运算过程称为“筹算”。到了宋、元时代,由于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大量的计算问题,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筹算就演变到珠算。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1)筹算到珠算的演变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

              材料二  拾掇、黏稠,癞蛤蟆、荦荦大端 … … 这些词你能写时几个?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令人忧心,汉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对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做出了积极贡献。每个人必须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承担自己的责任。

              ( 2 ) “拯救汉字危机”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辩证法启示? ( 6 分)

               

            • 10.

              (17分)1947年年仅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加了解放军。1950年朱彦夫参加抗美援朝,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朱彦夫先后做了47次手术,两腿从膝盖下截去,两手从手腕以上锯掉,失去了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1957年朱彦夫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十多年间,他带领张家泉村修建1500米长的水渠,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的问题。为了让村民早日用上电,朱彦夫在妻子的搀扶照顾下,先后乘火车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山西联系材料,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张家泉村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朱彦夫带领乡亲,在贫瘠的山地上造出一块60多亩的旱涝保收的“小平原”,又带领村林业队在荒山坡上种植苹果树和花椒树。直到现在,张家泉村的苹果园和花椒园仍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朱彦夫四肢全无、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3,如此残缺的身体却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能量,靠的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从村支书岗位退下来后,凭着坚强的毅力,他靠着视力仅有0.3的右眼,“啃”下了100多本中外名著。朱彦夫用嘴衔笔、残臂抱笔,交替使用,历时7年,写完一部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之后又写了第二部《男儿无悔》。朱彦夫用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极限人生”。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结合材料,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17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