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曾经作为“伐木模范”的马永顺,为新中国的建设采伐原木大约36500棵,创全国手工伐木产量之最。在新时代他又成了“植树英雄”义务植树5万多棵。为世人留下一片绿荫、一种精神。马永顺的事迹表明(    )
              ①植树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2.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于1972年成功提取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篙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但直至2011年9月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才引起四人关注,并于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成功启示我们(      )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在价使选择的基础之上
              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提升科学素质,从事科学研究是成才的捷径
              ④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3.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庄严地提出,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三个必胜”理念(   )
              ①是社会存在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②体现了价值判断与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③必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④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价值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 《三国演义》开篇便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942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时,向毛泽东提到了中国历史存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以下说法中对两种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
              A.都认为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  
              B.都正确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C.都没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都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 5. 马云曾表示,“不行贿”应该是做企业最基本的底线,“这么多年来,我没有给任何(向外面)行贿的机会”。对此,有媒体评论说:“永不行贿”的马云们,好日子还在后头。”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价值观有时决定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活动的结果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促进事物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6. 2015年12月9日,一贯寒冷的东北某市出现了罕见的冬雨现象。考虑到雨后路面结冰,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安全隐患大,该市教育局通知,中小学校中午可以调休放学。但许多家长因为孩子在工作日放假没人照顾,纷纷表达无奈甚至不满。这表明(    )
              ①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意识是客现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③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不同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当符合实际,遵循客观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