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市理想的重构时代。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的口号——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某校高二(2)班同学以“城市,是让人居住的”为主题开展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了解到了宜居城市的六大指标,参照六大指标,请你参与其中。
              衡量宜居的六大指标
              社会文明度
              贫富差距小,社会保障覆盖率较高,文化包容性较强
              经济富裕度
              生活上没有很大的经济压力,相对富裕
              环境优美度
              生态、气候、人文和城市景观。对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应做得很好
              资源承载力
              人均资源总量,人均城市用地面积,食品供应安全等指标
              生活方便度
              在城市交通、商业服务、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绿色敞开空间、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
              公共安全度
              有完善的预防、应对自然和认为灾害的设施、机制和预案,政府对公共安全事件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包容】
              包容是一个宜居城市的深刻内涵。实现财富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宜居城市包容性增长的重要体现。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城市实现财富公平分配、实现包容增长的措施。(4分)
              【科学】
              建设宜居城市必须体现以人为本。有人说:百姓是宜居城市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必须做好百姓的各种社会保障。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4分)
              【参与】
              宜居的城市能够充分彰显自己的历史和人文特质。今天,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会综合考虑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气候环境、生活便捷、公共安全等因素。
              (3)作为一位居民,请你为发展宜居城市提两条合理的建议,并指出其辩证法依据。(4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对比

              注: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工业化通过拉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式影响城镇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 0年全球平均26.1%的工业化率带动了50.9%的城镇化率。
              材料二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百姓、富裕农民;工业化突出节能环保;信息化突出智慧城市;农业现代化追求食品更安全。“四化”的同步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材料三  2013年初广东省政府审议并通过了《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整个规划一方面体现出广东将继续坚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双轮驱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展现了广东省政府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诚意、形成多方合力的魄力和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决心。
              (1)简要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知识,说明“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相对应的。(12分)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与人民群众相关的知识,为广东省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 3. “中国梦”承载了一个国家对未来的信心,包含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谈到“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要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地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
              习主席谈论的“中国梦”闪耀着哲理的光辉。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10分)
            • 4. 沈浩曾经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因积劳成疾不幸辞世,年仅45岁。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本质和主流。品读沈浩日记摘录,分析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6分)
              日记摘录
              蕴含的哲理
              既然来了,还后悔吗?要退缩吗?绝不!我相信小岗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群众是不满意现状的,是想改变的。这一点就是做好小岗工作的基础。
               
              一个人活在世上,钱是难以挣尽的,应该考虑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自己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累,但小岗村得到发展,自已也得到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
               
              小岗的发展目前正处在爬坡阶段,努努力就能推上去。努努力绝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付出艰辛和困苦,需要有境界和毅力,也需要艺术和能力。
               
            • 5. 为进一步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于2010年12月13日起开始征求民意。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网上共收到意见建议2929件,信函和传真425件,其中94.2%提出建设性意见。结合民意的合理要求和提出的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后,北京的交通治堵措施于23日正式发布。
               
              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北京治堵尊重民意的行为。(13分)
            • 6. (14分)材料一:到2010年底,四川省绿色食品近年发展情况(摘自2011年5月2日《四川日报》)

               四川省在发展绿色食品中,坚持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面向市场抓好营销,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业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推行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全面强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生产档案、包装标识、质量检测等全程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四川在发展绿色食品中,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的必要性。(9分)

            • 7. 材料: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16分)
               
            • 8. 小赵大学毕业后,立志新农村建设,被选聘为碧螺村村长助理。他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办起了一家化工厂。由于碧螺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产品没有销路,而且污染又大,村民普遍反对。小赵认真反思,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关闭了化工厂。然后从本村实际出发,他指导村民种植翠冠梨,效益很好。他还学习市场营销的知识,帮助村里开通了网站,让外界更多地了解碧螺村的翠冠梨。在发展梨种植业的基础上,他还带领农民开办起梨加工企业,农民收入大为提高;小赵因此也成了一位群众欢迎、上级认可的优秀村官。
              小赵的经历体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6分)
            • 9. 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居住的社区进行社会调查。期间,他与居委干部一起走访上百户居民,认真了解社区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种种突出矛盾,并虚心向居委干部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2万多字的《社区文明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街道办事处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简要说明该学生的做法中体现了哲学常识“改造世界 追求真理”哪些道理。
               
               
            • 10. 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四大民生问题。2009年10月16日至19日胡锦涛、温家宝等六大常委密集考察民生,这凸显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哲学依据。(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