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3分)文化贸易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文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开放水平和国家软实力。  

              表  2009、2013年我国文化贸易增长与近5年进出口比情况
              项目
              2009年
              (亿美元)
              2013年
              (亿美元)
              年均增长
              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引进量比
              引进和派出文艺演出收入比
              文化产品进出口
              127.9
              274.1
              20.2%
              1:2.5
              6:1
              文化服务进出口
              28.3
              95.6
              28.7%
                注: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贸易出口额大于贸易进口额称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②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额首超美国,居世界第一,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1)指出材料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运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就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文化贸易提出合理化建议。(7分) 
            • 2.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年11月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开展互联互通合作是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互联互通是一条脚下之路,是一条规则之路,是一条心灵之路。实现亚太全方位互联互通,就是要让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联通太平洋两岸的全体成员,实现联动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对“打造亚太全方位互联互通格局”必要性的理解。
              要求:
              (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3. (24分)“两带一路”战略(“两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开放战略、贸易战略、产业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带一路”战略本质是轴带引领战略,勾画的是国际合作框架、国际经济大通道,把中国的东中西部及沿海连接成一个整体。该战略对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会带来开放格局的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提速,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两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12分)
              材料二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又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东盟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各国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两个丝绸之路”战略体现了十八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两个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12分)
            • 4. 2011年7月,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发布中国起诉欧盟对华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的裁决报告,裁定中国胜诉。此案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起诉欧盟中首次获得胜诉的重大案件。这一判决将进一步阻挠欧盟实施反倾销举措,迫使欧盟修订相关贸易法规。
              (1)我国为什么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6分)
              (2)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知识?(6分)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欧盟高等法院已于2012年11月15日下达判决书,裁定奥康诉欧盟皮鞋案措施涉及欧盟反倾销法规某些条款的解读是正确的,并推翻了欧盟普通法院做出的一审裁定,高等法院认为一审判决不当。奥康赢得了抗辩欧盟反倾销的胜利。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增长,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变化多端的贸易摩擦也相伴而生,过去政府对企业的直接保护,也必将逐步让位于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
              (1)简要概述图1和图2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及二者的关系。(6分)
              (2)针对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对实现我国稳增长的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我国政府应怎样促进企业发展?(10分)
            • 6.

              材料一  2008年5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收报6.9428,创汇改后新高。

              材料二  我们最近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两天我买的房地产股和银行股涨了不少”、“我的公司因人民币升值而使出口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材料三  有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于国内部分企业和个人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

              请你谈谈人民币升值对国内企业和个人的影响。(12分)
            • 7.

              (20分):材料一:2009年9月,夏季达沃斯年会在大连召开。今年夏季达沃斯年会的主题是:亚洲“夏季达沃斯”:重振增长。温家宝说,保护主义只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最终受害的是各国企业和人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消除,全球反对保护主义的决心不能动摇,行动不能松懈,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警惕和纠正形形色色的隐形保护主义行为。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决不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材料二:2009年9月24日,20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召开。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 胡锦涛指出,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

              (1)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对“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决不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这一观点进行评述。

              (2)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角度说说“各国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  

            • 8.

              材料一:

              表1 中国大陆遭受的反倾销及占世界比重(2002—2008)

              年度

              世界反倾销调查数

              中国遭受到的反倾销调查数

              占世界比重(%)

              世界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数

              中国被实施的最终反倾销措施数

              占世界比重(%)

              2004

              214

              49

              22.9

              152

              43

              28.3

              2005

              200

              55

              27.5

              132

              41

              31.1

              2006

              202

              71

              35.1

              137

              37

              27.0

              2007

              164

              61

              37.2

              107

              48

              44.9

              2008

              85

              37

              43.5

              54

              13

              24.1

              2008年数据只到上半年6月30日。

              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是部分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材料二: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11日决定启用“特保”(“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机制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中国政府随后表示,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也不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注:我轮胎企业出口目的国主要为美国和欧盟地区,出口轮胎出大部分为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

              (1)阅读表1,分析2004年以来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中共同存在的问题。(6分)

              (2)阅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轮胎生产企业面对“特保”措施应怎样寻求发展的出路(8分)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1—2005年中国制成品进出口货物分类表(单位:亿美元)

               

              进口

               

               

               

              出口

               

               

               

              年份

              总额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杂项制品

              总额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杂项制品

              2001

              1978

              321

              419

              151

              2398

              134

              438

              871

              2002

              2459

              390

              485

              198

              2971

              153

              530

              1012

              2003

              3400

              490

              639

              330

              4034

              196

              690

              1261

              2004

              4440

              655

              740

              501

              5528

              264

              1006

              1564

              2005

              5122

              777

              812

              609

              7129

              358

              1291

              194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注:表中数据均取整。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

              材料二    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0%。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

              (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8分)

            • 10.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零花钱不要美元》和《一麻袋美元游欧洲》

              (),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材料二: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月平均汇率表

              年份

              2006

              2007

              月份

              3

              6

              9

              12

              3

              6

              9

              12

              汇率

              8.0350

              8.0067

              7.9368

              7.8238

              7.7390

              7.6330

              7.5258

              7.3676

              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9年3月 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85关口,交易日内100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683.04元。

              (1)请你描述上述漫画和表格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其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幅度。对此,我国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既考虑外界的态度,但不屈从外部的压力,坚持小幅、稳步地推进,把幅度控制在多数国内企业短期可以承受的范国内。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