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宣布,实质性结束中澳自贸协定谈判。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0多个领域。中澳自贸协定谈判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协定的签署将实现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和互利双赢,促进双边经贸关系深入发展。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煤、铜、镍等矿产资源也将迎来关税的削减乃至取消。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机电产品、工业制成品,也将在未来数年内迎来零关税时代,从而进一步拉动我国的出口。对中国的普通消费者而言,深受中国民众喜爱的澳大利亚乳制品、牛肉、海鲜、羊毛等商品,都有望因为自贸协定而迎来降价。
                  材料二  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于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环保和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澳自由贸易区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说明我国致力于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方法论依据
            • 2.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2014年中国国(境)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一览表
              注:截止2014年7月,中国在国(境)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7130.3亿美元。但其中八成存量集中在发展中经济体,且存量规模远不及发达国家,仅相当于美国同期存量的10%,日本的一半,德国的三分之一,位居全球第11位。   
              材料二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国境外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无序竞争,企业投资地区结构不合理;少数企业不遵守国际惯例、商业法规,引发社会群体事件;排放污染物不符合当地标准和国际标准,给当地带来负面影响;缺乏国家间双边投资协定约束,投资风险预警的相关服务不足等。
              (1)概述2007—2014年中国国(境)外直接投资变化情况。(4分)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国(境)外直接投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影响。(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材料二,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 3. 2011年7月,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发布中国起诉欧盟对华碳钢紧固件反倾销措施案的裁决报告,裁定中国胜诉。此案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起诉欧盟中首次获得胜诉的重大案件。这一判决将进一步阻挠欧盟实施反倾销举措,迫使欧盟修订相关贸易法规。
              (1)我国为什么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6分)
              (2)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知识?(6分)
            • 4.

              材料一:

              我国消费、投资和出口对GDP的影响

              年份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2008

              37.9%

              3.4

              41.3%

              4.2

              20.8%

              2.4

              2009(上)

              53.4%

              3.8

              87.6%

              6.2

              -41%

              -2.9

              注:2007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2003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分别为86.1%、86.1%、75%、78%,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材料二:“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经济得发展”,这是今年以来中央在全国范围内以扩大内需、普惠农民、改善民生、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所带来的成效和反应。但在一些地方,却发现家电下乡也存在诸如补贴不能及时到位,下乡产品品种不齐全,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网点分布不平衡等问题。

                 (2)运用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二谈谈企业应如何开拓农村家电市场?(7分)

            • 5.

              材料一  2008年5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收报6.9428,创汇改后新高。

              材料二  我们最近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两天我买的房地产股和银行股涨了不少”、“我的公司因人民币升值而使出口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材料三  有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于国内部分企业和个人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

              请你谈谈人民币升值对国内企业和个人的影响。(12分)
            • 6.

              (20分):材料一:2009年9月,夏季达沃斯年会在大连召开。今年夏季达沃斯年会的主题是:亚洲“夏季达沃斯”:重振增长。温家宝说,保护主义只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最终受害的是各国企业和人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消除,全球反对保护主义的决心不能动摇,行动不能松懈,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警惕和纠正形形色色的隐形保护主义行为。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决不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材料二:2009年9月24日,20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召开。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 胡锦涛指出,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

              (1)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对“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决不搞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这一观点进行评述。

              (2)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角度说说“各国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  

            • 7.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近五年我国对外贸易状况 
              年份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贸易顺差(亿美元)
              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2006年
              8509.9
              254.7
              3.0
              2007年
              1154505
              321.0
              3.8
              2009年
              14221.2
              1020.0
              7.2
              2009年
              17606.9
              1775.0
              10.1
              2010年
              21738.0
              2622.0
              12.1
              注: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的55%是处在低端的加工贸易,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名牌更是寥寥无几。
              材料2: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有增无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表示,中国2010年石油进口规模将达到1.8~2亿吨,进口依存度将随之突破50%。对此,有人认为应该自力更生解决石油问题,不能过多地依赖进口;有人认为经济发展需要对外开放,要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
              (1)说明材料1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解决材料1中的问题。
              (3)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能源问题上“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6分)
            • 8.

              材料一:

              表1 中国大陆遭受的反倾销及占世界比重(2002—2008)

              年度

              世界反倾销调查数

              中国遭受到的反倾销调查数

              占世界比重(%)

              世界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数

              中国被实施的最终反倾销措施数

              占世界比重(%)

              2004

              214

              49

              22.9

              152

              43

              28.3

              2005

              200

              55

              27.5

              132

              41

              31.1

              2006

              202

              71

              35.1

              137

              37

              27.0

              2007

              164

              61

              37.2

              107

              48

              44.9

              2008

              85

              37

              43.5

              54

              13

              24.1

              2008年数据只到上半年6月30日。

              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是部分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材料二: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11日决定启用“特保”(“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机制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中国政府随后表示,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也不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注:我轮胎企业出口目的国主要为美国和欧盟地区,出口轮胎出大部分为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

              (1)阅读表1,分析2004年以来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对外贸易中共同存在的问题。(6分)

              (2)阅读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轮胎生产企业面对“特保”措施应怎样寻求发展的出路(8分)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1—2005年中国制成品进出口货物分类表(单位:亿美元)

               

              进口

               

               

               

              出口

               

               

               

              年份

              总额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杂项制品

              总额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轻纺产品、橡胶产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杂项制品

              2001

              1978

              321

              419

              151

              2398

              134

              438

              871

              2002

              2459

              390

              485

              198

              2971

              153

              530

              1012

              2003

              3400

              490

              639

              330

              4034

              196

              690

              1261

              2004

              4440

              655

              740

              501

              5528

              264

              1006

              1564

              2005

              5122

              777

              812

              609

              7129

              358

              1291

              194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注:表中数据均取整。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

              材料二    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0%。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

              (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10分)

               

              (2)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8分)

            • 10.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零花钱不要美元》和《一麻袋美元游欧洲》

              (),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材料二: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月平均汇率表

              年份

              2006

              2007

              月份

              3

              6

              9

              12

              3

              6

              9

              12

              汇率

              8.0350

              8.0067

              7.9368

              7.8238

              7.7390

              7.6330

              7.5258

              7.3676

              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9年3月 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85关口,交易日内100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683.04元。

              (1)请你描述上述漫画和表格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其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幅度。对此,我国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既考虑外界的态度,但不屈从外部的压力,坚持小幅、稳步地推进,把幅度控制在多数国内企业短期可以承受的范国内。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