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国民追求更高层次物质消费的增长,许多高消费人群开始将购物的“战场”从国内百货商场转至海外,这使得“海外购”成了当前消费的一种潮流,并且愈演愈热。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连续第五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出境游人数由2010年的5300多万人到2014年的1.17亿人,且人均境外购物消费达632美元,为全球最高,主要是奢侈品消费。                                          

              各国纷纷出招巩固中国客源:新西兰总理呼吁建造中国主题酒店;法国内政部长提议中法警方联手行动保护中国观光客;各国外品牌商针对中国居民消费特点和倾向制定了特殊的定价政策。  

              境外购物活动辐射到全球:去韩国买化妆品;到澳大利亚买奶粉;赴美国买奢侈品……很多消费者在出国采购时往往乐于跟风,看着别人买什么自己也爱跟着买,在出国前会上网看看攻略“补课”。继在抢购日本电饭锅、马桶盖之后,最近价值5000元人民币的小学生书包成了中国游客的抢手货。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我国消费者“海外购”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2)国外品牌商的做法说明了什么经济道理?                               

               (3)试针对我国消费者的“海外购”现象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

              材料二:中央要求建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各省区市纷纷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截至2014年11月,我国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同比分别提高7.1%和8.8%,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 3.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G省近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表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投资率/%

              42.9

              44.8

              46.9

              50.4

              消费率/%

              51.6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可新增GDP 106.12亿元,而投资每增加100亿元只新增GDP 100.02亿元)

              材料二 近年G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增幅/%

              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实

              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

              消费品零售额

              的比重/%

              2012

              11.8

              7.7

              5.0

              38.1

              2013

              11.6

              8.2

              5.9

              36.8

              2014

              13.4

              10.4

              8.3

              35.4

              2015

              15.2

              10.1

              7.3

              33.8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3)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也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了“互联网+政务”的理念。互联网的简捷方便,使人们更加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培养了网民的民主意识。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市民的生活。

              材料二 “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正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从“人尽其能,物尽其用”逐步拓展到知识分享、需求分享、数据分享、供应分享等各个领域。分享资源的人可以获得收益,利用资源的人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要。分享经济也让新的业态更快更多地孕育出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中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政务”对我国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发展分享经济的经济意义,并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提升宏观调控水平以促进分享经济健康发展。

            • 5.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新常态阶段演化。
              材料一: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绝对贫困,60%-50%为温饱型,50%-40%为小康型,40%-30%为富裕型)
              (1)观察材料一,图1和图2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如果你是一位生产经营者,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谈谈你打算怎样创新经营以适应人们消费观念的新变化?
              材料二:西方有句谚语形象说明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该由上帝管的由上帝管,该由凯撒管的由凯撒管”。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垄断现象、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政府应该拿出三张清单(图3),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说明政府落实“三张清单”对我国新常态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相关产业依托大数据等技术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众筹”、“余额宝”、“滴滴打车服务”等网络新业态的出现,有利于营造创新环境、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对传统金融业、出租车服务行业等产生冲击。面对新形势,能否以“决策新常态”应对“网络新业态”,考验着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4)结合材料,依据《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以怎样的“决策新常态”应对互联网创新发展趋势?
            • 6.

              (1)材料:推动经济发展,要求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为此,2015年S省新增四项民生工程:新增实施就业促进工程;新增山区库区农村住房财政拨付保险试点项目; 新增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新增纳入民生工程。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S省四项民生工程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2)材料:从2017年开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 

              《朗读者》……这些“高而不冷”的优秀文化节目唤起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份对家、对国、对传统文化的情愫。

              这几档文化类节目的制作者创新思路,克服文化灌输与道德规训的“积弊”,紧紧抓住中国受众的传统文化情结这个文化的痛点,用人同情感凸显文学之美,用人文情怀加深节目厚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诉求,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和反思。

              但也有网友对这些节目提出了批评:有网友指出,这些节目的制作形势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还有网友认为主持人“尽说些漂亮而无营养价值的话”,或者吐槽其把“备课材料”念出来。网友们的不同评价,对文化类节目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释材料中的文化类节目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和反思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