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由节俭败由奢”,奢侈浪费是败家败国的祸根。然而,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认为,是否节约是个人私事,只要“不差钱”,奢侈几把、阔绰几回没什么大不了。调查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认同“人生及时行乐”的观念,并表示愿意购买奢侈品,更有甚者愿意花光所有钱来买一小件奢侈品,却不愿花几十元订一份报纸或买一本好书。
              材料二目前,我国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尊严的生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课题。
              材料三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我国的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这既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1)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
              (2)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经济学依据。
            • 2.

              (23分)

              材料一:2014年10月17日,苹果iPhone 6 和iPhone 6 Plus两款手机在中国大陆发售。虽然价格高达6千多元,但全国各地的果粉们还是通宵排队抢“苹果”。大学生小张为了也能拥有一款“苹果”,不仅节衣缩食,还四处借钱。

              材料二 :随着中国大陆正式开售iphone6,某市苹果专卖店当天门庭若市,其中有些人不是冲着新上市的iphone6,而是已经降了价的iphone5S,而隔壁的一家手机美容店的店主也表示,这两天来买手机外壳的人明显增多了。对比这两家店的火爆,对面的一家粮油副食品店虽然店前竖着一块某些商品特价的牌子,但店里依旧冷冷清清。

              材料三:苹果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全球最大的PC厂商,也是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其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2014年10月,苹果再度问鼎最具价值品牌。苹果公司采用高度聚焦的产品战略、严格的过程控制、突破式的创新和持续的市场营销。波士顿咨询服务公司共调查了全球各行业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认为苹果是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

              (1)请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小张的做法对消费者有何启示?(8分)

              (2)请运用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经济现象。(6分)

              (3)请结合材料三说明公司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哪些因素?(9分)

               

            • 3.

              材料一:2012年3月,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发布《陕西蓝皮书》,书中《陕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报告》显示,陕西省七成家庭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占年收入的5%以下,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调查报告分析,陕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正处于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文化消费偏低,大多数居民文化消费都是选简便易行、花费较少的项目,如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等,反映出居民文化娱乐以消费性为主,知识性消费较少,发展新消费不足。

              材料二:专家建议,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其次,加强对演出市场和文化商品市场的管理,引导经营主体合理定价,调动居民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合理布局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并细分群体,实现各类文化事业共同繁荣。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分析造成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的原因有哪些?(6分)

              (2)文化消费属于何种消费类型?(4分)

              (3)针对陕西省文化生活消费现状,怎样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9分)

               

            • 4.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人已经成为节假日境外最具奢侈品购买力的消费群体,居全球之首。2015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消费增速比2014年下降了2.3%.却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亿元用于购物。在一份“春节期间出境消费人群心理访问调查”中显示,价格是国人境外消费的主要原因。海外奢侈品价格一般只有中国国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认为境外商品的质量更好。
              (1)请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对消费者的海外购物行为进行评价。
              (2)运用“经济常识”,就如何改变奢侈品消费外热内冷的状况提一条可行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为2001-2013年我国与美国最终消费率变化对比情况

              注:最终消费率又称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占当年GDP的比率。最终消费率反映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多数发达国家消费率在70%-80%之间。
              表为2001-2013年我国与发达国家部分经济数据的对比
              年均GDP增长率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中国 约9.65% 40%左右
              发达国家 约1.63% 55%左右
              材料二  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专家支招有三:第一,让居民“有钱可花”。要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第二,让居民“有钱敢花”。要建立高水平、高层次、高保障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敢于消费。第三,让居民“有钱共花”。这并不是要搞平均主义,而是要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
              (1)分别说明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专家支招的合理性。
            • 6. 十八大以来,“新常态”已成为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共识,安徽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好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推进安徽新一轮发展。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抓住机遇:改革为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14年安徽省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信息。
              材料二 简政放权:改革为转型升级提供强力保障
              自我“清权”、审批“瘦身”……去年以来,安徽省政府审时度势根据省情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务公开力度,以此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充分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开展督查确保政令畅通,也是安徽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手段。安徽省政府就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两轮督察,并对部分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第三方评估,接受群众监督。开展金融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政策,以确保政策落到时处,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
              (2)请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解读材料,并分析安徽省政府上述做法的政治生活依据。
            • 7. 鼓励大众消费,是立足形势发展、着眼国计民生提出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市部分经济指标统计与对比:
                 该市  发达国家
               近年平均
               2010年 2014 年
               GDP增速(%)  11.3  8.4  2.2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42  38  57
               城市居民收入比  3.15:1  3.02:1  1.50:1
               消费贡献率(%)  52.6  50.2  80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措施。
              材料二  基于旅游资源丰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着眼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该市决定将养老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消费这四大与民生最为密切相关的领域列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做法的经济意义。
            • 8. “十年磨一剑”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于2015年2月25日完成全部文本的草签,这将对中韩及东亚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中韩贸易概况
              国家 项目              数值 同比±%
              中国 进出口总值(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26.43 出口:14.39 49
              进口:12.04 -0.6
              民营企业进出口值 9.13 5.1
              机电类产品出口值 8.05 2.6
              7大劳动密集类产品出口 2.98 4
              消费品进口值 0.936 14.9
              中韩贸易 总额(单位:亿美元) 2354.65(占韩国整体贸易额的25.74%) 对华进口:902.79 7.9
              对华出口:1451.86 -0.5
              注: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预计对中国GDP增长将贡献1-2个百分点。中国向韩国出
              口排名前三位的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同时,在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继续保持优势。而韩国在电气、音像设备、光学、照相、医疗设备、汽车及其零附件等方面占据优势,将给中国企业带来竞争压力。
              (1)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韩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正在向第三次升级迈进,大消费时代已经来临。目前中国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旅游、4G网络、文化传媒、电子信息等消费出现大幅增长。2014年访问韩国的中国游客达720万人次,经济效益有望达22万亿韩元。仅春节期间,就有近13万人到韩国旅游购物。
              (2)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反映的这一经济现象的认识。
            • 9.

              (2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一 2014年1月全国北京、上海、广州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级别分布

              级    别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比例(%)

              34.7

              26.8

              14.4

              16.2

              5.0

              表二 2014年1月PM2.5人为排放源

              排放源

              工业生产

              机动车尾气

              生活燃煤、燃油

              道路扬尘

              燃烧垃圾

              其他

              比例(%)

              38.0

              25.0

              15.0

              10.0

              7.0

              5

              材料二:2014年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成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治理雾霾是全民责任,不能全怪政府,不能把一切责任都交给政府”。治理“雾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不是环保一个部门就能管得了的事,尾气排放不达标、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落后产能企业废气排放,城市道路拥堵、秸秆焚烧等等,这些问题需要不同部门进行监管;也不是几个人能做得了的事,需要我们同心合力,多管齐下。

              材料三 治理雾霾,考验的是政府的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这其中一定需要公民参与、社会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吐槽与情绪发泄在所难免,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政府部门,它一定会大度地将公民的吐槽和情绪发泄当作治霾的动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完成治理雾霾这一系统工程?(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11分)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由于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差距逐渐拉大,中低收入阶层收入预期不断下降,加上医疗、教育、住房等花费日益昂贵,对钱袋子产生“挤压”效应,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欲望受到挤压,难以有效释放。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这是中央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部署,对于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确保“稳重求进”,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