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6分)材料一:《世界奢侈品报告蓝皮书》称,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达107亿美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大部分集中在服饰、香水、珠宝、手表等,但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豪华游艇也逐渐受到中国买家的关注。 
              对于全球奢侈品制造商来说,中国不仅代表着每年两位数的销售增长,更意味着未来。 “中国品味”正在影响奢侈品的发展,世界奢侈品生产商很早就开始为富裕的中国消费者改变。
              材料二:一位学者表示,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的浪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消费能力的富人阶层,他们追求品位和个性化消费;二是在首先富裕起来的阶层中,奢侈品形成一种示范效应,也让白领、小老板开始追逐,变成“排浪式”的消费浪潮;三是现在许多独生子女踏入社会,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改变,而且家庭也有实力支撑他们的这一消费观念。
              奢侈品在中国几乎成了富人阶层的代名词,但矛盾的是,它不仅是中国有钱人“为了面子”的基本装备,也是一些中低收入人群想获得别人关注和尊敬的特殊装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世界奢侈品生产商很早就开始为富裕的中国消费者改变的原因?(7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奢侈品消费将在中国形成“排浪式”的浪潮的主要原因?(12分)
              (3)结合以上材料,中国奢侈品消费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7分)
            • 2.

               2009年12月7日,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商讨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江苏省淮安市××中学高三学生,围绕《给地球“降温”》这一课题,成立了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现在请你参与其中的探究。

              材料一:本次气候变化大会谈判的过程中,各国表面上是就碳排放额度讨价还价,但“碳排放额”核心议题的背后,实质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问题。当地时间19日下午,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沉重落幕,会议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无法律约束力,协议内容充满了空洞的愿景和承诺,低于外界预期。

              (1)有人认为,“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任何国家都可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维护本国利益可采取一切方式和手段”。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二:“分歧、博弈、挑战”――“三大阵营”角力哥本哈根。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在谈判中形成了三股力量——欧盟、伞形集团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国)。其核心分歧是“减排目标与资金援助”,超级博弈是“发达国家转嫁历史责任”。

              (2)请从哲学角度分析,针对“碳排放额”议题,为何不同国家的观点会不一致?(6分)

               

               

               

               

              材料三:“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

              (2)  尝试“低碳生活”,你有哪些建议?并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阐明理由。

               

               

               

               

               

               

            • 3. (8分)材料:2011年3月15日央视报道河南孟州市等地养猪场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而这些猪却顺利地通过了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管,顺利进入市场,甚至进入著名肉食品企业双汇公司旗下的济源双汇食品公司。该报道刊发后,食品质量安全再一次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这也集中暴露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不完善、有法不依等问题。不少消费者对双汇产品产生恐慌心理,纷纷选择其他肉类产品,双汇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
              (1)企业为什么高度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4分)
              (2)双汇“瘦肉精”事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