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1~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0%,城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算,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4年的0.469。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主要指标,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高,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1)描述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对于上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如何解决?

            • 2.

              据统计,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万个就业岗位;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50多万人就业;我国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从1996年的7400多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1.2亿多人;2002年,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这一系列政策将在3年内创造1300万个就业岗位。结合上述材料,应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 3.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

                经济(新经济捎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这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为代表)。

              【材料一】新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没时间去逛街,可以在网上买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商品,银行卡上的结余,可以随时转到理财账户;约朋友吃饭时,查查哪里有特色餐馆,有没有团购;要出行时,刷一眼地图看看路上堵不堵,然后再通过手机软件叫一辆专车来接你;按按手机可以网络挂号,省去了排队的烦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新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的积极影响。




                 面向海洋,中国人意气风发;拥抱海洋,中国人昂首阔步;捍卫海洋,中国人坚如磐石。

              【材料二】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航运大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转型期。

              【材料三】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过去常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是从需求侧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但这几年供给端出了问题: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需求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却难以满足,致使大量国内消费需求转向海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的重要抓手,是补齐民生短板、改善百姓消费的突破口。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国当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 4.

              2011~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算,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4年的0.469。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主要指标,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高,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1)描述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对于上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解决?

            • 5.

              开放发展的中国,正为自身的进步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续写着新的篇章。

              材料: 截至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在内的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意味着中国迈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自贸区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推进器,是用开放倒逼制度改革,为扩大开放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四个自贸区的战略定位各有特色。上海自贸区:面向全球,侧重金融中心;广东自贸试验区:强调粤港澳合作,促进粤港澳一体化;天津自贸试验区:体现京津冀协同,实现制造业转化;福建自贸试验区:侧重两岸产业融合,推动海上“一带一路”的建设。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设立自贸区的作用。

            • 6.

              材料 2016年9月4日,习近平出席G20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在演讲中把脉世界经济“向何处去”的焦虑,向世界描绘了站上新起点的中国经济,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五个坚定不移,是对中国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另一种阐释,也是中国给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五味中药,必将引领世界经济的航船扬起“中国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关于经济发展新路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为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国家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客观上形成了四大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这些差距有些方面在日益缩小,但整体上仍保持放大的趋势。

              根据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 9.

              材料一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提出了一批可操作可实施,对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意义重大的政策举措。第一方面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在活力。主要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第二方面是推进创新转型、培育发展动力。主要包括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第三方面是扩大开放合作、转变观念理念。主要包括打造重点开发开放平台、开展对口合作与系统培训等。第四方面是加强组织协调。主要包括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加大财政金融投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

                 材料二 2016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座谈会上指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牢记搞好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大责任,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进一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转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体育旅游发展。

              材料一 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体育旅游总体供给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立法空白、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培育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持续优化体育旅游供给体系,充分发挥体育旅游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意见》明确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日益增长,体育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体育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旅游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动力。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体育旅游总人数达到10亿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15%,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会各方面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重要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