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我国GDP总量及三大产业比重如下表(单位:亿元,占比%)
              年份
              2011
              2012
              2013
              GDP总量
              471564
              519470
              568845
               
              其中
              占比
              其中
              占比
              其中
              占比
              第一产业
              47712
              10.1
              52374
              10.1
              56957
              10.0
              第二产业
              220592
              46.8
              235162
              45.3
              249684
              43.9
              第三产业
              203260
              43.1
              231934
              44.6
              262204
              46.1
              根据上述图表数据可以推测,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亮点是我国
              A.经济实力逐年增强,人民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
              B.农业的基础地位日益巩固,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C.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增强,市场规模和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D.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强有力的支撑
            • 2. 2011年12月22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胡悦表示,陕西省将把文化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年均增速25%以上。到2015年,培育一批年营业性收入过50亿元的文化企业,实现3至5家文化企业上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
              ①扩大内需  ②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③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
              ④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
              ①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②巩固完善支农惠农政策    ③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方针    ④ 走中国特色农业 现代化道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4. 居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所占的比重增加,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水平在提高,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下列选项中符合这种趋势的产业结构变化的有    (     )
              ①发展住宅建设、家用轿车等产业 ②发展农村的家庭农副业,提高自给程度 
              ③发展服务业,重视假日经济     ④发展技术含量低、见效快的小纺织厂、造纸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规划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子规划,或同时在2 011年9月份公开发布。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              (    )
                  ①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②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④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 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27.1%
              15.1%
              10.2%
              第二产业
              41.3%
              45.9%
              46.8%
              第三产业
              31.6%
              39.0%
              43.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①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②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③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既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这表明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读下表,回答问题。
              年份
              1978年
              2010年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28.2%
              10.2%
              表中数据说明(   )
              A.农业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我国农业摆脱了粗放型模式
              C.我国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滑      
              D.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 9.

              某市2007年各类经济成分在GDP中所占比重                             

              上图说明该市所有制结构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以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10.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产量的增长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量差别是相当重要的,农民的能力差别是最重要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舒尔茨的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不再需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②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③要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       ④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