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阅读下列关于S市企业改革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S市国企改革的相关措施
              改革措施经济学依据
                  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管国企到管资本为主、减少审批事项、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
                  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打造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上市公司
                 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80%以上的国资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经营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
            • 2. 2015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根据中央精神,G省制定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建议,建议指出:积极推进以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强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功能,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与总经理分设;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货推荐监事会主席和外派监事,与企业内部监事组成监事会;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收入与职工收入、企业效益、发展目标联动,行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励关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上市;支持跨国经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G省出台的建议对深化国企改革的积极作用。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指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仍不完善,政企不分,状态依然存在,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依然突出。因此,临近落地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将在以下几方面取得大进展:国企资产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深度嵌合;坚持市场化,推动政企分开;分类监管和体制改革同步推进;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有重大突破等,以期符合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三个有利于” 精神。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中国高铁历经10多年发展,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名片。中国高铁企业起步时,与世界技术领先的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中国高铁人坚持“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 千个水箱无泄漏,万个焊缝无缺陷”的理念,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发展,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资金优势、建造优势的。截止2015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建设的土耳其“安伊高铁” 以2014年正式通车,中国承建的中泰铁路已正式开工建设,全部采用中国技术和标准。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与中国高铁合作进行了接触,内容涵盖装备、技术转让和服务的。中国钢铁企业由“追赶者”变为“领跑者”。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企业经营的知识,说明中国高铁是如何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的?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必须以深化改革的红利增强国企活力和竞争力。
              2015年H市国企改革的相关措施
              改革措施经济学依据
              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打造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上市公司
              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80%以上的国资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材料一  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当前,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全面展开。
              材料二  《意见》指出,国有企业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的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形成机制,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国企薪酬分配制度是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
            • 6. 2015年,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年:这一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 “十二五”规划收官,“十三五”规划通过之年。这一年,国际社会时局动荡,从战争引发的庞大难民潮危机到对抗IS恐怖分子的战争,从冥王星的历史性图片公布到对于持续不平等地位的广泛抗争等等,重大新闻迭出。
              材料一: 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一千呼万唤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终于面世,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对国有企业分类是改革的基础,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性,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从更高层面上促进国有经济发展。
              材料二: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是这次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也在本次会议中被勾画。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意义
              (2)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应怎样做?
              (3)面对2016年,请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知识,就如何推动国际社会健康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1我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各经济类型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指标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15.713.910.09.7
              国有及国有控投企业6.913.79.96.46.9
              股份制企业13.315.815.811.811.0
              私营企业18.720.019.514.612.4
              表2我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各经济类型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指标
              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49.425.45.312.2
              国有及国有控投企业-4.559.115.0-5.16.4
              股份制企业4.249.431.27.211.0
              私营企业17.449.446.020.014.8
              材料二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意见》明确要求,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充分运用整体上市等方式,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公益类国有企业,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请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