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我国五年来快递业务量及其增长速度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  )

              ①我国快递业发展近两年呈下降趋势
              ②人们从网上购物越来越普遍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极大变化
              ④快递业将吸纳更多人员就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快递业发展有利于(  )
              ①方便百姓生活,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②服务其他产业,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③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
              ④维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仔细阅读图表,然后回答:(单位:亿元,占比%)
              年份201120122013
              GDP总量471564519470568845
              其中占比其中占比其中占比
              第一产业4771210.15237410.15695710.0
              第二产业22059246.823516245.324968443.9
              第三产业20326043.123193444.626220446.1
              图表中体现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亮点是(  )
              A.农业的基础地位日益巩固,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B.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增强,市场规模和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C.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强有力的支撑
              D.我国三大产业健康协调发展,我国人民富裕水平进一步提高
            • 4.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值占商品进出口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且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余年中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这种状况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企业提供的服务大部分不可参与贸易
              B.我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滞后,竞争力弱
              C.服务贸易个性化强,容易遭遇贸易壁垒
              D.我国服务市场条块分割严重,市场不统一
            •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8-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行业总收入趋势

              注:同期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从6000万增长到近8000万人。
              材料:广州某古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1)概述上图反映的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2)结合上图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分析古镇发展民俗旅游业的积极意义。
              (3)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 6. 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
              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2013年以来,我国改变过去经济减速是立即刺激经济回归高增长的思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将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举措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主要的政策措施有: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户籍管理。土地产权流转。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制度限制;实施指向更为明确的差别化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财政信贷向“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对有利于就业创业的部门实行减税和融资惠。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
              材料三
              近年来,省通过一系列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施行《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取消。转移。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508项,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办好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就业。医疗。住房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5%以上;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暂行办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提供社会服务;建立全省统一互联的全天候上办事大厅,省直部门7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和6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实现上办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我国的政府”的知识,说明省是怎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
            • 7. 近年来,上海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超过制造业,占GDP总量近六成,使上海的GDP变“轻”了。因为第三产业(  )
              ①消耗的自然资源较少
              ②投入的生产要素较少
              ③产品的经济价值较小
              ④创造的多为无形产品。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8. 2010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颁发了我国第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标志着我国“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用户只用一条线路就可享受到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三网”融合有利于(  )
              ①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信息化取代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
              ③满足人民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不断改善生活质量
              ④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网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网世界吧。
              (1)如图所示,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的新图景。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同,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一种什么联系?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物联网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主人在路上能够遥控家中的电器做家务;顾客在超市能够了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主要信息,假冒伪劣商品将无从遁形;企业信息监控中心能够自动协调生产过程;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设施肥的各种信息。物联网还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物联网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材料一: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民族的未来。物联网有望成为我国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的桥头堡,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政府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及早谋划,有所作为。
              材料二:当前,物联网发展在研发水平、行业标准、人才队伍、相关政策、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3)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什么要有所作为。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4)物联网是创新的成果,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要以不断的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 10. 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这表明(  )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