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对加快物流业发展作出部署。
              材料一  表:2009~2013年我国物流业发展情况
              年份社会物流总额(亿元)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物流业增加值(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
              9665007.4231006.7
              125400015270006.9
              158400012.3320006.8
              17730009.8350006.8
              19780009.5390006.8

              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衡量一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和效率的标准。当前,发达国家这一比率在8~10%之间,全球平均水平约为11.5%。
              材料二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目前,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物流企业“小、散、弱”的格局并未彻底改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高效、顺畅、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条块分割与无秩序竞争并存。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为解决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8-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行业总收入趋势

              注:同期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从6000万增长到近8000万人。
              材料:广州某古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1)概述上图反映的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2)结合上图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分析古镇发展民俗旅游业的积极意义。
              (3)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 3. 材料一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以下实施:鼓励旅游企业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平等竞争:通过国有经营性旅游单位转企改制形成大型国有控股公司;注重旅游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大营销、大开发战略观念,为安徽经济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分析安徽省发展旅游产业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材料二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和谐,不协调的因素也不断涌现。一个名为《内地人在港陋习》的帖子引发网友的强烈反响。“妈妈让小孩在地铁撒尿”、“蹲在列车内吃盒饭”、“在商场光身试衫”等有关内地游客不文明行为陋习的视频,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了中国的形象。 一个国家的强大,除靠经济和民生的改善外,还要靠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帷有全体国人学会做大国之民,拥有坦荡理性的健康心态、博大从容的民族意识,崛起的中国才能为人累和平发展、繁荣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当代国人应当如何做大国之民?
              材料三  2013年7月10日上午,省旅游局召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因此,我们要委员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求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3)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
            • 4. 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
              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2013年以来,我国改变过去经济减速是立即刺激经济回归高增长的思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将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举措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主要的政策措施有: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户籍管理。土地产权流转。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制度限制;实施指向更为明确的差别化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财政信贷向“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对有利于就业创业的部门实行减税和融资惠。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
              材料三
              近年来,省通过一系列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施行《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取消。转移。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508项,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办好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就业。医疗。住房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5%以上;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暂行办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提供社会服务;建立全省统一互联的全天候上办事大厅,省直部门7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和6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实现上办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我国的政府”的知识,说明省是怎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
            • 5. 你熟悉互联网,但你了解物联网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感受奇妙的物联网世界吧。
              (1)如图所示,在互联网基础上诞生的物联网,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联系的新图景。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不同,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一种什么联系?这种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物联网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主人在路上能够遥控家中的电器做家务;顾客在超市能够了解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主要信息,假冒伪劣商品将无从遁形;企业信息监控中心能够自动协调生产过程;农作物会“主动”发出该浇水、设施肥的各种信息。物联网还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加快相关产业的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物联网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和国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材料一: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民族的未来。物联网有望成为我国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的桥头堡,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引擎。我国政府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及早谋划,有所作为。
              材料二:当前,物联网发展在研发水平、行业标准、人才队伍、相关政策、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3)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什么要有所作为。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4)物联网是创新的成果,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要以不断的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