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数据显示,2015年大学生毕业生将达749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又增加了22万人,毕业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为避免毕业生“毕业就遭遇失业”,政府应该(   )。
              ①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改善就业环境
              ③积极发展、壮大企业,吸纳更多人就业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2. 因不少大学生不愿意选择艰苦的、待遇不高的岗位,“择业难”加剧了“就业难”。针对这种状况,这些大学生应该树立(   )。
              A.职业平等观
              B.竞争就业观
              C.自主择业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 3. 现今各种新职业大量涌现,而物流员就是电子商务兴起所伴生的新型职业,而类似的新职业的出现,让劳动者不仅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以更自由地追逐自己的职业梦想。这说明(    )。
              ①新职业的出现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②新兴行业的发展扩大了劳动者的就业空间
              ③新兴行业的发展使劳动力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④新职业的出现有利于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 湖北省各地方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为创新创业“添柴加薪”。武汉某区打造年轻政务团队,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青春创业生力军。襄阳市给予大学生创业多项补贴。宜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政府的上述举措(    )。
              A.激发了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积极性,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途径
              B.充分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C.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具体体现
              D.有利于引导劳动者树立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
            • 5. 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
              是(  )。
              A.
              B.
              C.
              D.
            • 6. 由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10年来,累计有16万名高校毕业生志愿到西部基层一线服务锻炼。“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这启示劳动者(  )。
              ①要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自主择业  
              ②要不怕吃苦,到基层创业创新创优
              ③要提高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  
              ④要把就业期望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7. 7月22日,由北京市政府主办的“2013年暑假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正式启动,有4万余个岗位“专供”北京地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等。在解决就业问题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②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加强对劳动者技能的培训
              ④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 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材料所述“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 9.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目标。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①央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②财政加大对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投入
              ③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 
              ④2015年全国预算财政赤字预期规模为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3000亿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0. 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根据图一数据,推测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上述变化对扩大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