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种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二: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和文化构成如表:
              技术构成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初级技工
              所占比例5%35%60%
              文化构成大专及以上高中及技工初级及技工
              所占比例2.6%29.4%68%
              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人数的40%以上。“十二•五”期间,我国就业压力膨胀,预计城镇登记失业率在5%左右,农村尚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
              材料三:朱恒银是安徽局313地质队副队长。凭着对工作的极端热爱和执著追求,从一名普通的探钻队员成长为“钻探技术的领路者”,创造了钻探领域的多项突破。2010年6月30日,由朱恒银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安徽霍邱周集铁矿深部找矿施工现场,举行了《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研究》科学试验钻终孔庆典仪式。随着试验钻最后一块岩心从钻杆内被绳索缓缓打捞起,2706.68米的新纪录被牢牢锁定,国产小口径绳索取心钻探孔新的僵纪录就此诞生。
              (1)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结合上述材料,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未来劳动者,你应做好哪些准备?
            • 2. 就业是撬动人民幸福的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在之重。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和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今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由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确定了“十二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就具体实施作出了详细部署,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关责任。
              (1)联系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依据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小一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同期,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以上,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此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海存在着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2)联系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解读材料二和如图,并提出政府解决其中所反映问题的基本思路。
              材料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人预计100万左右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实际上,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可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有的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到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有的只盯着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而不愿走进中小企业;有的宁愿被动等待机会降临,也不愿主动创业。
              (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是,说明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