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学习《经济活动》“劳动和就业”内容时,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搜集整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680  699  727  749  765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大约在900万个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新增500万人。
              材料二   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观念因素--93%的大学生毕业后不选择自主创业
              能力因素--45%的大学生技能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信息因素--29%的大学生认为就业信息不畅通
              岗位因素--35%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岗位不足
              (1)请指出材料一所蕴含的主要经济信息。(5分)
              (2)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出的问题,从国家和个人角度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提出建议。(6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发展目标。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这是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上图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 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C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材料三: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峰论坛10月1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新职业、新岗位,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让更多的人富起来,实现机会公平、权利公平、人人参与又人人受益的包容性增长。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人才支撑、营造良好氛围,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1)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提出建议。
              (3)结合材料三,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
            • 3. 某校组织高三(1)班的同学对某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和再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
              社区劳动力 现有劳动力 2032人
              2年内预计新增劳动力 195人
              下岗失业或曾下
              岗失业405人
              初中文化水平以下者 163人,约占41%
              初级技工及无技术等级的人员 306人,约占76%
              实现再就业281人 就业企业 个体和私营经济196人,集体企业65人,其他20人
              就业领域 第二产业63人,第三产业218人
              注: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拒绝就业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性工作岗位。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存在什么问题?
              (2)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提供几条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 4. 创客热衷于创新,自己掌握生产工具,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当代中国青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内心更充满理想和责任。于是,青年创客层出不穷。他们的创业之路不仅是完成自己的梦想,更推动了中国的未来、中国梦的实现。
              在一份关于创客的在线调查中,1093名受访者认为目前创客发展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青年创客有哪些优势?
              (2)根据在线调查结果,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助力青年创客。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中国游客赴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锅的热潮,引起人们的反思:中国制造怎么了?
                  事实上,中国从来不缺好工匠。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既有鲁班、马钓这样大师级的工匠,也有修造出长城、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无名工匠。这足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流淌着工匠的血液,而且在不断延续和传承。
                  央视《大国工匠》节目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大国工匠”,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的故事无不充满梦想与拼搏的跌宕起伏,无一不用朴实而感人的细节诠释着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点赞。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需要大批不断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能够代表中国水平与中国制造实力的工匠;更需要对工作耐“心专注、执着坚守和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让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的依据。
              (2)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明“朴实的细节”能“诠释着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
              (3)结合材料,请就弘扬工匠精神拟定写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十五字以内。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材料一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快速增长,但出生率的下降,使婴幼儿与青少年的消费市场缩小,经济发展面临消费需求不足,老龄化日趋严重,挑战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力。计划生育也过快地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用工荒问题凸显,劳动力老龄化影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进而影响生产率水平,降低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材料二  河南省老年人口1300多万,占总人口的13.8%.近年来,我省着力实施“文化养老”工程:加快老年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建设,建成老年活动中心6.8万多个,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政府兴办的旅游景点对老年人免费开放,打造一批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戏剧、电影、电视作品;组织开展全省“敬老文明号”创建和宣传活动,积极引导23万注册志愿者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建设基层老年文体组织,全省近60%的村和90%的社区都有舞蹈队、秧歌队等老年文艺团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和“劳动与就业”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分析我省是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
            • 7. 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根据图一数据,推测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上述变化对扩大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 8. 就业关系百姓生活,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民生之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至今我国部分经济数据

              注:1979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8%,、据IMF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3.3%,其中发达国家、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分别增长1.8%和4.4%。
              (1)解读材料一中图1(含注)、图2的经济信息及关系。

                  材料二:专家分析,2015年我国就业形势将依然严峻,影响我国就业形势的因素纷繁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将愈发复杂多变,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面临深度转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继续保持稳定。目前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而预计未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放缓,要想再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规模已经非常困难。
              (2)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政府和市场在促进就业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劳动就业问题。今年4月28日,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关注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3)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党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劳动就业问题。
            • 9. 如图所示的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传统行业,出现了一些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运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要回答:
              (1)结合材料,简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提升作用的具体表现。(至少两个方面)
              (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越是好的农产品,越是呆在偏远的山村,那里没有污染,但也没有多少销路,且不易保存。这反映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脱节的问题。
              如何利用“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模式解决上述问题?(提一个思路并说明可行性)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当前,“互联网+”融合到各个传统行业,衍生出新的价值,如传统的广告加上互联网成就了百度,传统集市加上互联网成就了淘宝。大数据显示,25-30%的图书、服装等商品都是在互联网上销售的,互联网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涌入。“互联网+”模式,从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互联网+”可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结合材料一,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促进“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材料二  智能手机崛起,手机客户端架设桥梁,移动即时通讯、移动搜索、移动支付等服务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满足了人们在移动中阅读、听课、贸易、消费、娱乐的需求,可是人们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3)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现象 政治生活道理
              山寨手机横行,品质良莠不齐;垃圾短信,网购欺诈,资费不透明,吸费陷阱多……
              有些网民利用移动网络的自由空间,传播病毒,泄露他人隐私,散布虚假信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网络购物遭遇消费陷阱,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维权成本高。
              网民可以就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拨打举报电话12377进行投诉。
              材料三  在大众的视野中,互联网已如一根魔术棒,每与传统行业结合,就诞生新的提升。不过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进行过创业实践尝试的总体比例还不到15%,其中创业率不到1%,而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率达20--23%.全球创客空间已达数千家,国内只有几十家,处于起步阶段。
              (4)美国大学生创业率高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经济模式有关,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述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并予以评析。
              材料四  改变命运,要拼才会赢。只有通过劳动和创造才能播种希望,收获果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5)结合材料四,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