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①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③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④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⑤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哪些影响。(14分)

              材料二: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伟大的航天精神,离不开航天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极大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2)据此有人认为:“发展航天事业,提升航天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请你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评析这一观点。(10分)

               

            • 2.

              阅读下列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经济密度是指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面积之比。它代表了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下表为我国各地平均经济密度的等级划分及代表城市名称。

              等级

              人口密度

              代表城市

              平均经济密度

              1

              大于0.1

              上海、北京、广州等

              1.18875

              2

              0.05—0.1

              济南、西安等

              0.36

              3

              小于0.05

              拉萨、呼和浩特等

              0.10454

               

               

               

               

               

              注: 人口密度单位(万人/平方千米)   经济密度单位(亿/平方千米)

              材料二:2012年上海市的人口密度0.36(万人/平方千米),经济密度则为3.02(亿/平方千米)据全国首位。该年上海常住人口2380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26‰,在连续19年户籍人口负增长后,上海户籍人口首次正增长。

              (1)据表概述我国经济密度分布的特征,分析其与人口密度的相互关系(9分)

              (2)简述2012年上海户籍人口首次呈现微弱正增长的原因。(3分)

              材料三:上海致力于“四个国际中心”的建设,即在2020年前将完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3)有经济学家认为上海依靠“数量型人口红利”提升经济发展已行不通了,必须向“质量(技术)型人口红利”转变,根据上海积极建设“四个国际中心”的需求,分析此建议的合理性。(8分)

               

            • 3.

              (4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熊出没》是一部现在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片,他用熊大、熊二为保护森林和伐木工光头强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为孩子们带来了欢笑。出品者是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隶属深圳华强集团。华强集团建设运营了方特欢乐世界,拥有强大的创意研发能力,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高科技结合起来,拥有创意策划中心等九大研究所,环幕4D影院系统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动画片累计出口15万分钟。专家称之为“想象力经济”“创意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企业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总结该公司成功的经验。(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创意经济的挑战?(12分)

              (3)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可以就国家发展创意经济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10分)

              材料二: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的原因

              主要污染物

              PM2.5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汽车尾气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工业污染排放

              其他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4)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12分)

               

            • 4.

              (40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协调并进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和2012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009

              2012

              对GDP的贡献率

              60%左右

              70%左右

              对就业的贡献率

              80%左右

              90%左右

              对税收的贡献率

              50%左右

              80%左右

              注:我国65%左右的发明专利、70%左右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

              材料二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准入限制、融资渠道窄、实际税负重、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应怎样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2分)

              材料三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出台配套方案,某市政府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参照示例,写出下列征求意见要点和理论依据。(12分)

              材料三  当前中国改革的已进入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3)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对“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的观点加以论证。(8分)

              材料四  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现实文化生活,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4年3月31日,中宣部授予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时代楷模”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他的先进事迹。朱彦夫同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创造了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他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4)“有生命,就要有所作为,有奋斗就有幸福”是朱彦夫一生的真实写照。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朱彦夫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10分)

               

            • 5.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电子商务保持了高速增长。

              表2 2007-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情况

               

               

              材料一 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价格相对便宜,吸引了很多喜欢追赶潮流的年轻人,但由于网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卖家虚假宣传、交货延迟、退换困难、竞拍违约等,导致网购投诉率也大幅上升。

              材料二 近年来,许多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建议加快电子商务立法。2013年 12月27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电子商务法起草组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本次会议确定了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初步“时间表”:从起草组成立至2014年12月,进行专题调研和课题研究并完成研究报告,形成立法大纲。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开展并完成法律草案起草。这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法立法工作正式启动。

              (1)表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网店经营者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在未来的电子商务立法中应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12分)

               

            • 6.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①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③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④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⑤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材料二  2014年2月4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然而一些地方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愈演愈烈。在大量违法用地的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政府所为。安徽省某县近年来采取少批多征、未批先征等手段,违法占用农民耕地千余亩,引发冲突,造成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极度紧张。一些群众认为,这些被占用的土地设为开发区和工业园,名为发展经济,其实就是圈地炒地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哪些影响。(14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建设法治政府。(12分)

               

            • 7.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以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今天,“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案例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示例:某公司基于客户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购买行为,如客户的购物车中所收藏的商品、客户喜欢的商品、浏览或购买的商品等大数据分析给客户个性化推荐建议或广告,实现了销售额巨大增长。

              进行个性化消费需求定位,制定营销战略,实现适销对路。

              A公司综合各地需求、高速公路收费状况、道路等级、天气季节、配送中心辐射半径、不同市场的售价、各地人力成本、甚至突发性的需求等大数据进行配送,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物流成本。

              B公司在汽车上添加大量传感器和处理器,成功聚合了客户反馈信息,不断探索最佳工艺,设计新产品。

              C公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成功实现跨国经营

              D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

               

               

               

               

               

               

               

               

               

               

               

               

               

               

              (1(1)请根据示例,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企业发展产生的经济影响(14分)

              材料二  大数据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运用好大数据,这对形成多元互动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大数据挖掘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快速反应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关规定和数据标准,对违法滥用数据,特别是对跨境违法活动治理困难;由信息网络系统所控制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水电、交通、金融、商业和军事等庞大数据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目标,甚至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安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如何通过“大数据”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同时又能采取哪些措施,有效化解上述风险?(12分)

               

            • 8.

              (28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总额(亿元)

              研究与试验放在经费支出

              (亿元)

              GDP(万亿元)

              2006

              2566

              3003

              21.6

              2008

              4490

              4616

              31.4

              2010

              6654

              7062

              40.2

              2012

               

              10242

              50.8

               

              材料二  2006年——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2分)

              材料三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①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③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④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⑤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哪些影响。(14分)

              材料四  2014年2月4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然而一些地方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愈演愈烈。在大量违法用地的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政府所为。安徽省某县近年来采取少批多征、未批先征等手段,违法占用农民耕地千余亩,引发冲突,造成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极度紧张。一些群众认为,这些被占用的土地设为开发区和工业园,名为发展经济,其实就是圈地炒地皮。

              (3)结合材料四,谈谈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建设法治政府。(12分)

               

            • 9.

              ( 32分)福建某镇文化遗产丰富,是历史名镇、经济重镇,也是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材料一 该镇现有石材企业近千家,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但也带来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该镇部分企业抓住经济转型契机,大力发展“绿色石材”,推动产品升级换代,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具体措施有

              观念转变

              生态理念引入石材板块

              结构调整

              重视生产专业化、产品精品化

              技术运用

              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

              产品升级

              参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循环经济

              重视碎石石粉回收利用

              ……

              ……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石材企业应如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10 分)

              材料二 该镇城镇化建设突出两大特色:是依托山水秀丽、人文荟萃优势,打造乡愁文化,创建生态文化;二是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各方建言献策,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2)结合该镇城镇化建设两个特色,为图 15 “铁三角”文化遗址提出一个保护开发建议并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论证所提方案的合理性。( 10 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应如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 12分)

               

            • 10.

              (26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 2004年以来,湖北省中部J市把城镇化作为推动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注:据统计,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增长1%;每建设一平方公里的市政设施,可以拉动投资1. 5亿元;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可以拉动消费2. 5万元。

              材料二  J市从2004年起推动城区南移,十年问,该市原市区南部毗邻区发生了巨大变化: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市城区南移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14分)

              材料三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J市部分人大代表在对南城区调研中发现,城区南移一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如与原有市区居民相比,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医疗、养老、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标准低、门坎高、障碍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区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上述难题,也成为该区居民的普遍心愿。

              (2)2014年1月该市召开了八届人大二次会议。讨论决定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假如你是一名」市人大代表,你应怎样履职尽责,推动上述问题的解决?并简述政治生活依据。(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