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秋•双流县校级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2015年我国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  
              注: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
              材料二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通过让居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等方式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确保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7.18%以上,努力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定型的、成熟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真正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实现“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上述目标。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材料一:产权制度改革是指中国经济市场化道路上对所有制具体实现形式进行的改革。某地农村的新集体经济普遍进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制度创新,明晰各类生产要素产权归宿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村集体经济从1.0发展至4.0,经历了办农业、办企业、办物业、搞资本运作4个阶段,主要形成了资产租赁型、企业股份型、农业开发型、联合发展型4种发展模式,建立起农村各方利益主体认可的分配机制,从共建到共享,实现了强村富民。
                  材料二:重视激活主体责任是该地新集体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该地的总体经验是: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动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带领村民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切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村委会实行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创造公平、公正的议事环境;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的路径,把经营管理的才能和村民自治制度运用到发展新集体经济中。广大村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发挥主人翁精神,实行村民自治,为全村致富出谋划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当地新集体经济是如何从产权制度改革中受益的。
              (2)在基层民主建设中该地重视激活主体责任。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 3.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已经大步迈进了关键的2015年。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拦路虎”,惟有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才能推动科学发展。为此,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进一步提出系列改革措施:取消一切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继续推进科教文化、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材料二 不折不扣推进改革要有攻坚克难的意志和智慧。从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再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将“四个全面”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定改革的决心和自信,展示了鲜明的领导力和厚重的历史担当。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理论依据。并分析说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改革举措体现的政策取向。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承载落实“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方略的历史担当。
            • 4.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缩小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改革势在必行。
              --- 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缩小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差距,高管人员薪酬增幅应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
              --- 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上调最低工资标准。4月1日起,北京、上海、天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8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7元,均系全国最高。截至目前2014年全国已有7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改革的成功,离不开政府权力的运行。
              两会期间,“权力清单”在网络上再次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两会前夕,已有54个国务院部门集中晒出行政审批权清单,对此网友给予极高评价。一位网友说得好,此次政府“晒出”权力清单、亮出“权力家底”,进行“透明革命”,有理由相信行政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就此明显改观。某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法治政府是阳光政府,晒出“权力清单”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权力公开之后,应注意不同部门间事务的集中和整合,亟需建立相关监督机制。
              (2)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分析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材料二: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
              (3)联系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经营者弃主业、弃实体,转而投向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现象愈演愈烈,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严重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材料一  某校某班以“实体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为主题,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结果如下:
              原 因具体表现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协调金融资本利润率为22%,而实体经济利润率仅为6.4%,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
              产业层次较低,
              创新能力弱
              处于价值链高端的高附加值的品牌、设计、管理、营销等环节被外商占有。中国从事加工贸易的制造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利润分享微薄。
              国内外市场
              需求不足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困难重重,外需萎缩。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造成国内实体企业产能严重过剩。
              过度垄断导致
              不公平竞争
              行政性垄断经营日益挤压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遭遇重重门槛,民间资本投资无门甚至被“挤出”。
              小微企业
              融资渠道狭窄
              信贷供给倾向于大企业、大项目,小微企业“融资难”、“渠道窄”。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论述: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实体经济服务,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作用。
              --十七大报告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十八大报告
              金融改革的方向是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形成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体系,满足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需要。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应对实体经济“空心化”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上怎样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 7. 材料一: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图

                                   浙江省科技发展情况表
              年份R&D经费占省GDP比例财政科技投入(亿元)授权专利(万件)
              20081.6%86.85.3
              20091.7%1017.99
              20101.82%121.411.46
              20111.92%144.113.02
              20122.04%16618.8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浙江省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线图,国内最大规模的2013技术成果拍卖交易活动吸引了4000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1200多项技术成果集中展示,参加竞价拍卖的企业481家,174项科技成果全部拍出,成交总额26764万元,股权激励比重也大幅上升。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中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是怎样体现市场作用的。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知识,分析说明健全技术创新转化机制的必要性。
            • 8.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某校高三二班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进行学习探究。
              ■探究主题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新要求

              注:①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2012-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即可,明显偏低(2002-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10.1%).②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的目标,2012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应年均分别增长7%、7%、6.7%。
              (1)根据图表2(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说明十八大提出经济发展“两个翻一番”目标的合理性。

              (2)结合上述两个图表,说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调整的哲学依据。
              ■探究主题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围绕“如何实现收入倍增”问题,网上网友的两个帖子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
              (3)针对网友的观点,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跟帖分析。

              ■探究主题三:坚强领导,充满信心
              党的十八大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全面勾画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同学们倍受鼓舞,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4)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我们更加充满信心的理由。
            • 9. 材料一:下列二幅图、画。

              材料二: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说:“‘两个同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材料三。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粤东某市,一位尝到种茶甜头的老民被问起成功的“诀窍”时,他说:“80年代我看到油茶有发展前景,便宜凭着热情和经验,大种老品种油茶,因产量低,近乎亏本;90年代,我看了很多农业科技书,按照书上的介绍去做,也没多少收获;进入新世纪,我认真研究了茶山土质酸碱成份,引进了新的油茶品种,并根据土质、气候特点来施肥和管理,终于摸索出一条种茶致富之路。”,他的成功之路还在当地通过电视台作了宣传。
              (1)材料一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我国居民真正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3)请分析材料三所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道理。
            • 1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列为2012年重点推进的改革领域之一。
              请综合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