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
              [     ]


              A.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
            • 2. 表1: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单位:%)
              注: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者是绝对贫困;50%—60%者为温饱;30%—40%者富裕;30%以下者为最富裕。
              表2:我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图1: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税费负担(单位:元)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图表分别说明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图表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材料一: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既新增1400亿元,最终带来3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我国三峡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移民工作,1992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三峡工程议案,并对工程移民工作作出原则规定。此后国务院及地方政府通过了一系列行政性法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宣传教育和移民动迁,并先后查处了侵蚀移民资金案件100多起,从而保证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依据材料二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