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指出,2016年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要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农村电商、农村休闲旅游、农产品定制等新业态的发展;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材料二    专家指出,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但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增收和消费预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挖掘农村消费的潜力。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为国家推动刨新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一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材料二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为国家推动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有专家指出,党中央公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到全面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二孩者仍属违法,地方政府可按规定进行处罚。运用“党、人大、政府及其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专家的观点。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我国将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快推进电力、天然气、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
              材料一    截至目前,我国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形成,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改革还需深化。对此,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材料二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11次会议,审议通过65份文件,其中11份文件涉及到民生改革,包含了医疗、教育、环保、户籍管理等多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推动创新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 5. 实现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然而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欠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的政治学依据。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政府将加强扶贫开犮投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实现增收脱贫。贫困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病致贫,文化、缺少资金也是造成农时贫困的重要原因。
              (2)运用经济的知识说明国家应该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三“全面小康是奎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习近平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垒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3)运用整体和部分的有关原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材料四民生问题事关民心向背、国謇稳定、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有人指出,在欧洲,各国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30%,有的国家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近50%0当前我国也应该像欧渊各国一样,由政府通过福利政策来缩减贫富差距。
              (4)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 6.
              漫画《同富不同路》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

                  材料二:2015年1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我们将加快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让科研人员取得更多股权期权等合法权益,更好体现知识和创造的价值。既要用事业和荣誉鼓励科技人员创新,也要用必要的物质奖励激励科技人员创新。要更加严格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用法治保障创新的权益。同时,也要破除技术壁垒、行政垄断的藩篱,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治环境。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制度体系所采取的措施的依据。
              (3)创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中应该如何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 8. 2014年,“新常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代名词。在此背景下,某市被赋予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以下是该市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些具体措施,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采取这些措施的理由。
              措 施理 由
              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和支持力度,重点培养和资助青年科技人员。例: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培养、吸引和支持人才,能为科技创新增添动力。
              建立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保障机制,较全面地覆盖了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和环节。①(请不要在此答题)
              对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实施科技成果入股、股权奖励、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多种形式的激励。②(请不要在此答题)
              形成了包括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在内的具有特色的科技政策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的处理力度③(请不要在此答题)
            • 9. 从2011年4月1日起,上海市政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1120元调整为128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将从9元调整到11元。
              (1)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举措,是保障哪一要素的分配?
              (2)这一要素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保障和提高这一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何重大意义?
            • 10. 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初显示范效应
                  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1)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助推升级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制环境。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展示创新风采
                  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示范区某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瞄准市场需求,刻苦钻研新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3)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