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9月3日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中国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材料二:习近平倡议二十国集团成员立即采取行动:

              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各国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 2.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扶贫会议中提出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并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 3.

               2010—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元)


              注: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2015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65%下降到45%左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在4.5%~5.5%之间。

              (1)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4.

              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至今的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为1:2.56,其后随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到1983年,这一数据将至1:1.82;20世纪九十年代初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变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随着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并引领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这一数据明显攀升。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农村居民为7919元二者之比为3.1倍。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达0.47。

              材料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关系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强社会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二中存在的问题提建议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

            •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但根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 是当前大多数手中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力不足,占全国人口2/3以上的农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更大胆地花钱?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008年~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保障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

              300670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470

              568845

              财政收入

              61330

              68518

              83101

              103874

              117253

              12914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761

              3401

              4503

              4715

              5753

              6550

              2008~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元)

              注: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到2013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65%下降到45%左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在4.5%~5.5%之间。


              (1)依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7. 材料一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广东是国内第一经济大省,也是第一富省。但广东老百姓还不能称为“富民”,近几年广东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增长率也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分享广东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得到实惠。

              (1)材料一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如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宁夏西吉县因红军长征胜利会师而名扬天下。如今,这里成为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该县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西芹种植和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改变了以农耕为主的单一业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建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西芹生产合作协会、牛羊养殖合作协会等。落实精准扶贫,对少数特困农户实施社会保障兜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西吉县的精准扶贫措施从哪些方面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材料二: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把伟大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高度概括成“五个就是”。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长征精神“五个就是”深刻内涵的理论依据。




              (3)长征胜利属于中国,但长征精神已走向世界。请就长征精神如何走向世界列举两种途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