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
              (l)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解决图12中的问题支招。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责无旁贷解决如图问题的理由。
              材料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政策经历了如下调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当时生产效率不高的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针对社会出现的分配不公,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针对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配更加注重公平。分配政策的历次调整,都对促进生产发展、分配更加合理,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请说明材料二体现了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哪些道理。
              (4)据统计显示,我国劳动者收入水平高低,与其知识技能有很大关系。据此有人认为,劳动者提高知识技能,就能增加个人收入,造福社会。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 2. 材料一

              注:①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工资是城镇职工的8.68倍,2011年扩大至17倍。
              ②中国企业员工工资占企业运营成本的平均比例不到10%,与发达国家的50%差距很大。
              ③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中,约1/3是垄断因素造成的,
              材料二 2014年Il月6日,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健全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分配关系,调节行业间的薪酬差距,建立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专家解读提出,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要通过政策的、市场的手段来退步引导和调节,建立与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新机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角度,说明国家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建立企业薪酬分配新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 3. 材料一 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指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财政收入5.13万亿6.13万亿6.84万亿8.31万亿10.37万亿11.72万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5元13781元17175元19109元21810元2456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4140元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7917元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指出:“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
            • 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分析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材料二: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
              (3)联系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5. 经济上富裕,政治上平等,是构建和谐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收入分配差距”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分配领域问题突出: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过小。城乡、地区和行业收入差距大: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3.13:1,东、中、西部职工工资相差数倍,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惊人。电力、电信、金融、石油等垄断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行业内部普通员工和高管薪酬差距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分配”有关知识,请你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建言献策。(12分)
              材料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979年后,多次修改《选举法》,将直接选举扩大到县级,规定实行差额选举,实现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2006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监督法》,强化人大和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根据宪法和法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保证国家机构统一协调运转。
              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 6. 材料一    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1。
              材料二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2所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②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
                 ④对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⑤出台措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利用图1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从图2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 同时,从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 (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
            • 7. 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只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受多晶硅市场的驱动,06年开始,国内掀起投资多晶硅项目的热潮。目前,我国的多晶硅行业生产技术落后,成本高(我国多晶硅70美元/公斤,国外30-50美元/公斤)、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据专家预测,该行业即将经历大洗牌,有些企业面临转产或者倒闭的命运。形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某些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冲动。同时,政府权力被滥用也是形成我国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国家应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材料二:某班同学围绕“调结构”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和讨论。
              同学甲:展示图表

              注:最终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世界平均消费贡献率超过60%。
              同学乙:展示材料
              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10.39%提高到2008年的19.99%.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1996~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2)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材料,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谈谈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材料一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材料二
                  最近几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增长幅度远高于中央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根据2012年财政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2011年中央财政实际支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7.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2.8%,在2012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增长13.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6.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1%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 9.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材料二  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于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以上年增加930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老大力的就业能力。
              (1)材料一(含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因果联系的观点,说明我国当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