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1月10首发的《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0.7》指出,尽管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连续6年下降,但降幅较小,特别是城乡和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必须(  )
              A.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B.实行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平等分配的地位
              C.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D.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国兼顾效率与公平
            • 2.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1422元,比上年增长8.9%.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81元,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9892元,年均增长7.9%,由此可推断出(  )
              ①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农村居民收入高于城镇居民
              ③政府加大惠农政策支持力度      ④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谋划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从消费的角度看,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  )
              ①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②弱势群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③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④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4. 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从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看(  )
              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②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提高
              ③区域差距在逐步缩小         ④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材料一  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后、收入差距拉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依热存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提供服务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要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居民互助服务的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激励和引导社会组织等慈善力量扶贫济困。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的措施的合理性。
            • 6. 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系数大则收入差距较大。假定某国的基尼系数和经济增长率处在图中的X点,则下列措施引起X点变动正确的是(  )
              A.如果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则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X1
              B.如果打破行业垄断、取缔非法收入,则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X2
              C.如果增加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支出,则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X3
              D.如果增强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力度,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X4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9-2013年某省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增速对比

              材料二:江苏省政府加快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要素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把改革创新贯穿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各个环节,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上着手拆除城乡分割的樊篱,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断提高。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配套改革等。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依据材料一所体现的信息,分析材料二中江苏省政府有关举措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
            • 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攻坚战冲锋号的吹响,体现了(  )
              A.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B.我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C.劳动者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D.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 9. 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1/3将来自贫困地区。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
              ①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②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如表是2014年我国各类收入增长情况。由此可以断定(  )
              国内生资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4%10.1%9.0%11.2%
              ①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会上升  ②财政收入会因此而减少
              ③城镇居民收入低于农村居民收入    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缩小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