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示意图

              据2016年5月底人社部公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 016亿元(不含各级财政补贴),比上年增长12.6%;全年基金总支出25 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1)材料反映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面临什么问题?请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




              材料二 2015年,剔除财政补贴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为2 787亿元,但当年各级财政补贴4 716亿元,因此仍然有盈余。目前我国实行财政兜底的养老基金扶持政策,因此有观点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2)请你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岳阳楼作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同时也是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

                 2016年11月,因一则岳阳楼被“卖”了的微博,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不少民众认为,岳阳市政府此举无疑是“崽卖爷田”,不但可能导致岳阳楼在商业开发中受损,还可能伤害岳阳市民的情感,表示要保护岳阳楼,反对用于旅游开发。岳阳市政府回应指出,市政府是委托岳阳楼景区管委会与合作者组建公司共同管理,并非将岳阳楼出卖,只是将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景区资源所有权、监管权仍掌握在政府手里。并强调文物保护不能为了保护而保护,保护与利用并非水火不容,通过开发利用,岳阳楼不但可以继续成为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天下名楼,更可以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一大助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市民反对岳阳楼用于旅游开发的原因。

              (2)你同意材料中市政府的观点吗?请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阐述理由。

              (3)结合材料,请就岳阳楼的保护、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3.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

              (1)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合理性。

              材料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中“六个精准”之一是资金使用精准,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监督机制,让各监管部门形成监督合力,使国家给予的财政资金以及项目用到应该用的地方,实现真扶贫、扶真贫。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

              (3)如何引导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体性扶贫,请你就此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言简意赅。

            • 4. 37、材料一  2015 年10 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共享发展”的理念,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坚持“分类政策”的原则,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完成一批,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于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现实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目前,在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中,精准化理念是核心要义,分批分类理念是基础工具,精神脱贫理念是战略重点。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5年 11月 29日颁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扶贫开放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

              (1)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根据材料中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8分)

              (2)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写一篇建设性报告。(10分)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借助网络环境和相关应用软件,买卖双方不需谋面就可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处在爆炸式的发展期,仅“双十一”一日狂欢,淘宝网2015年的销售额就是从2012年的191亿元攀升到912.17亿元。

              (1)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表。

              材料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整合数千家品牌商、生产商,倡导“安全、诚信、高效”的发展理念;借助支付宝技术平台创造性研发出“余额宝”这种新型的线上存款理财业务;与众多供应商成立诚信联盟,提供正品保障、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这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企业文化,使淘宝网一跃成为成为全球最大电商网站。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从淘宝网的发展过程中探究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






              材料三:网络购物消费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批淘宝“剁手党”,他们对聚划算、“双11”、秒杀、竞拍等活动乐此不疲。看似精打细算,却往往买回大量用不上的物品。对此,他们既非常懊恼又欲罢不能。

              (3)假设你所在的学生社团就“作为消费者,你足够理性吗?”这一问题展开问卷调查,现在请你 也来设计两个问题。例:你看到商品打折促销会特别想购买吗?

            • 6.

              材料一 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只有26. 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80%以上高端技术仍依靠从国外进口。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档。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要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规范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企业创造良好生产经营环境。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支持包括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对制造业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建立督促检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

              材料二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府应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决定创新报酬等体制机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把握好稳定支持和竞争择优的“平衡点”,完善并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交流、重大科学工程等国际合作。

              (1)  结合材料一,分析建设制造强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推动创新发展。



              (3)请你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供相应的经济学依据。

            • 7.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了全面部署。

              材料一:




              材料二: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我国实现创新驱动的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1)根据材料一的数据推断,到2020年我国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发展趋势,并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2个理由。
              (2)《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请运用哲学“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解释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的必要性。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盈盈洪湖水,悠悠渔民情。

              曾经烽烟滚滚的峥嵘岁月,曾经血雨腥风的英雄历程,洪湖人民感恩中国共产党之情,洪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如何在歌词中表达?由优秀音乐人才组建的创作者们冥思苦想却难以下笔。眼前映入洪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耳畔飘过打渔船上“洪湖水浪打浪,太阳出来放金光……”的质朴渔歌,创作者思如泉涌,“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啊/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帆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随着电影《洪湖赤卫队》的播映,其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迅速传唱全国。

              在“赚钱多、来钱快”的思路下,洪湖水体污染逐渐加重,水生植物群落退化,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水禽和鱼类种类及神群数量减少,洪湖沿岸渔民面临“无鱼可捕,何以养家”的生存困境。他们的子女也大多离开长江,不愿意再继续父辈的生活。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路下,渔民离湖上岸是大势所趋。然而,“离湖后以何为生?”渔民们对此颇为忧虑,上岸也就多了些波折。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

              (2)有人从洪湖的变迁中得出结论:“发展思路决定发展出路。”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3)有专家指出,“渔民离湖的关键在岸上”。请联系现实和专家观点,为促进渔民顺利离湖提两条具体政策建议。

            • 9.

              2016年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

              乡愁,是每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共同的精神寄托。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来我们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吗?如果你有同感,请加入讨论吧。

              讨论一:我国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讨论二:目前,我国虽然已实现52%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但实际上仍然有17%的常住人口没有城镇户籍,他们面临的“进城易、落户难,同工易、同权难,生存易、过好难,共存易、融入难”等问题,亟需解决。 

              (2)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从国家角度,就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几条建议。

              讨论三:“记得住乡愁”,给城镇化规划者、建设者提了个醒。“要高楼大厦更要青山绿水,看得见过去才能摸得着未来,乡愁是真正营养”。各级政府决策部门更应在科学合理规划时,多听百姓意见,多听专家建议。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应“多听”的依据。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中国古代璀璨的文明里,“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制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精神。孙中山将它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括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使萌芽于《诗经》切磋琢磨的工匠精神提升为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许多延续至今仍然兴旺的“老字号”仍在现实中深刻阐释“工匠精神”,比如同仁堂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信条。小到器物,大到建筑,一代代匠人手中诞生过无数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中国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不仅仅是创造举世瞩目技术辉煌的意志体现,更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即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产业工人在生产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依然举足轻重。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能够在制造中不断改进工艺、追求极致,成为整个国家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坚实人才基础。“工匠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爱国”“富强”的倡导最为一致,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各行业的敬业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说明“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2016年11月4日,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回顾《巴黎协定》的达成过程,美国、中国、法国等来自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有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但参会各国能妥善处理在资金支出、技术转让、法律约束力以及透明度等领域分歧,不断扩大共识,加强合作,形成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此协定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包容互鉴,共同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各参会国为什么能够妥善处理分歧,形成共识。




              (3)推动环境治理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请你就此提两条具体建议,并简要说明其理论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