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上世纪70年代初受石油危机冲击美国油价一度飞涨。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美国于1975 年出台《能源政策和节能法》,严格限制原油出口,近年来,原油产量大幅增加,2015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投票批准一项法案,解除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
                  材料二:最新调查显示,中产阶级人口40年来首次跌破美国人口总数的50%.最低收入人口比率从1971年的16%上升至20%,高收入人口比率也从1971年的4%上升至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向题
              (1)结合材料,完成下表,并对美国市场经济模式加以简要评价。
              内容
              模式
              市场作用政府干预程度社会保障水平
              美国模式ABC
              德国模式最高
              日本模式最小
              (2)谈谈美国市场经济模式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 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调控思路的重大创新。
              材料一
                  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供给侧的滞后造成当前供需矛盾突出。把脉当下中国经济,从需求侧看,需求不足的同时需求外溢明显,海淘、境外代购风生水起;另一方面,需求升级趋势明显,电信、文化娱乐、养老等消费快速增长。而从供给侧来看,我国既存在低层次产业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不足。同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供给侧改革强调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税费负担、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为经济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材料二
                 从强调需求侧管理,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的是经济工作思路从注重短期经济增长向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转变。2016年是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要强调改革的精准性,实现新动能的释放和新结构的构建。要对改革有信心、有决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行动。
              (2)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分析说明如何推进改革,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材料三
                  2015年《国务院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正式启动了市场准入管理方式改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意见》指出:市场准八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意见》指出:市场准八负面清单是适用于境内外投资者的一致性管理措施,是对各类市场主体市场准入管理的统一要求;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这将极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
              (3)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哪些影响?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由于各国政府干预的程度、方式等不同,当前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有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这些市场经济模式各具特点,但它们的基本点是相同的,对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1)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相同点。
              (2)针对美国、德国和日本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相同点,我国应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4. 材料一:李嘉图认为,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运行,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凯恩斯指出,在有效需求不足时,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经济的萧条与失业问题。对此,政府应积极加强调控,没有国家的积极干预资本主义就会灭亡。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李嘉图和凯恩斯的什么观点?
              (2)结合材料二,谈谈李嘉图和凯恩斯的观点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启示。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在经济新常态下,某省立足“一带一路”大背景寻找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一、力推企业与互联网合作,让“互联网+”助推企业良性发展。第二、为避免市场恶性竞争,推动本省A、B两家相同产业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合并;第三、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分配,对不合理的高收入进行调整;第四、取消各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全面实行零门槛、零首付、零审查、零收费的工商登记制度;第五、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领域投资,取消对竞争性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
              (1)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寻找区域发展内生动力的经济学依据。
              (2)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说明如何处理好“谋势”与“谋子”的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针对有害食品范围广泛,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新闻发布会,公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十大典型案例。该市工商局对食品市场进行地毯式清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继续开展虚假广告专项整治,进一步整顿规范了广告市场秩序;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商业贿赂执法力度。
              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说明该市有关部门上述做法的重要作用。
            • 7. 国务院2014年2月18日批准公布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通过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门槛及简化住所登记手续,进一步放松对市场主体准入的管制,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活力。
              (1)从“国家职能”角度看,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方案》还提出要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从现代市场的特征和交易原则的视角,简要回答政府强化对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的理由。(4分)
              (3)政府放松市场准入管制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运用“市场机制”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放松市场准入管制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的。(6分)
            • 8. 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
              (1)如何让市场起到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三张清单勾勒出清晰的路径。拿出“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给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理出“责任清单”,明确政府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
              从国家政权机关的角度,就如何才能切实贯彻“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例举2条不同措施。
              (2)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法律规范尚不健全;对市场主体的行政干预过多,市场监管多采取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手段;市场准入和竞争还存在地方保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等等。为此,政协委员张某拟提交一份《关于加强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就解决上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帮助张某提出1个建议,并说明理由。
            • 9. 变者恒通,改革是破解困局的良方。2015年,从改革来看,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绕过“浅滩暗礁”,让发展活力奔流不息!
              材料一  作为我国北方唯一的自贸区,天津承载着引领、贯彻和实施国家多项发展战略的重任,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担当。随着自贸区政策的落地,天津将逐步推行快速消费品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举措,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难题,也让周边百姓得到了实惠。天津自贸区自获批短短三个月来,已确定招商引资项目300多个,注册资本近900亿元。天津自贸区还要承担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真正发挥对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天津自贸区,让我们拭目以待它能带给我们的惊喜吧!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为天津自贸区的成立点个赞。
              材料二  事实上,改革正在使中国经济发生积极的变化。新一届政府履新两年以来,中国经济“新常态”已初露端倪: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服务业的繁荣使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新登记注册企业出现井喷,能耗强度实现近年最大降幅,环境保护成为国家和民众的共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提出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2)结合材料二,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分析说明如何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材料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各级政府加快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继续取消下放非行政许可类审批项目,政策“减法”做足做实,让企业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在简政放权“做减法”的同时,各地各部门注意在文化民生领域“做加法”,提高服务效能,努力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伴随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正在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增添一抹亮色。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述为什么要深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材料四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客”。“创客”,是英文“Maker”的意译,特指那些热衷于利用新技术将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
              (4)请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角度分别说明如何形成一个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
            •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和良好的政治氛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经济告别了高歌猛进,进入“新常态”。

              (1)材料一显示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  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法治经济是按照经济规律运作的经济,它是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的;法治经济的另一面是信誉经济,要减少交易的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交易双方必须诚实守信。所以,这种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应如何协同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上述本质要求。
                  材料三  当下反腐败斗争是怎样一种态势?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形容,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反腐败斗争怎么打?对此,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2015“两会”会场回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党心民心,永远在路上……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既然永远在路上,既然关乎党心民心,反腐败斗争一定是常抓不懈,其最终目标,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立真正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制度氛围,有腐必反、有“虎”必打,有问题就查,查实了就抓,无论什么时间点,不管级别有多高,谁也别想逃掉。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解读中纪委王岐山强调的反腐倡廉“关乎党心民心,永远在路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