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可是80%以上高端技术仍依靠从国外进口。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传统产业亟待升级,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方向就是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简单地理解就是把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工业生产融合,提升制造工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就离不开制造装备的升级。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通过去年我们确定的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情况看,从实施效果来看还是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它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它的能源利用率提升了9.5%,它的研制周期比过去缩短了35%。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推进智能制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求:(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2. 2016年4月8日,中国和瑞士两国一致决定建立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把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支持两国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开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创新合作,深化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医药等领域互利合作,此举有利于(  )
              ①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海外并购步伐
              ③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④提高我国创新水平,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 如图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它指出在后工业化阶段,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超过规模效应,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改善。为加速拐点到来,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升级
              ②推动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增强发展持续性
              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④扩大能源和资源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4.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是(  )
              ①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迅速提高恩格尔系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 5. 近年来,我国逐渐提高了磷矿石、玉石、珍珠岩等矿产资源税;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的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这有利于(  )
              ①减少矿产开采,合理利用资源 
              ②节约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③保护环境,促进采矿利润增长 
              ④开发新矿,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6.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偏高,单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为改变这种局面,可行性措施有(  )
              A.提高经济发展速度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 7. 2011年4月,“全球货币体系改革论坛”在京展开。专家指出,现有的货币体系已经令很多新兴经济体掉进“美元陷阱”--尽管理智应减持美元储备,但却又面临着“持有遭贬值,卖出更贬值”的境地。作为最大美元货币储备国的我国,要降低、防范“美元陷阱”对国家利益的侵害,应该(  ):
              ①放弃持有的美元储备,改持欧元等储备货币
              ②防止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③转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立足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在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 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为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重庆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出台《关于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每年安排5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其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批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决定,审议通过《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政协多次到该地区调研,形成的多项提案被市政府采纳。
                  材料二 表3 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例举
              地区特色与优势
              黔江区小南海地震遗迹景观;畅销重庆的“双绿”牌珍珠兰花茶
              石柱县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黄连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授信贷款15亿元
              彭水县阿依河景区;百万亩草食畜牧基地
              酉阳县龚滩古镇;中国摆手舞之乡;生产技术成熟的青蒿素制药企业
              秀山县石堤古镇;花灯歌舞之乡;锰、钒矿深加工基地
              摘选自:2007年、2008年《重庆年鉴》和《重庆经济年鉴》(1)结合材料一,谈谈重庆市推动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做法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提出发展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3)材料一、二是如何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道理的?
            • 10.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我国目前经济面临的困难时指出:一方面,已有的供给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或因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供大于求出现了过剩;另一方面,部分的需求缺乏相应的供给导致难以被满足。化解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在于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要求(  )
              ①生产领域研究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②消费领域大力培育消费热点,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③生产领域需要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商品的质量
              ④生产领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的供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