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疲软,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也在增大的局面,国家领导人指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在供给侧,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财政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财政扶持。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我国通过财政政策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 2.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对中国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因此,这种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的高度契合,使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
            • 3. 材料一:经济进入新常态,是30多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随着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要素成本上升,会倒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转向创新驱动。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同推进,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并不是说不重视经济增长了,而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1)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材料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明确宣示。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要为创新拓宽道路;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法监督市场和国家机关的行为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
            • 4. 材料一:今年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左右。  --摘自《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人认为,江苏省政府积极妥善安排大学生就业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会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可能会使某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养成“等、要、靠”的思想。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江苏实现2010年预期目标提出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要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表1、表2。
              表1  我国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的关系

              表2  我国环保投资额及其占GDP的比重

              材料二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某省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从发展条件看,该省人均资源拥有量少,能源消耗严重。能源消费突出表现在:一是能源供应以省外调入为主,全省85%的煤炭、92%的原油从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二是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两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用能源以重化工业为主。重工业能耗占到工业能耗的80%左右。
              (1)描述表1、表2分别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相关知识,请你为该省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亿元)及其增长速度(%)
              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
              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
              20111498915.088234.01403810.61662046.0
              201214163-5.1819-7.512688-4.11817220.0
              2013151946.48252.11459915.52087614.8
              201414006.7-5.7%5380.4%15971.89.5%22322.64.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1、2012、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2011年我国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2012年GDP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2013年我国GDP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分析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根据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解决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 7.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O15年,我们肩负的担子更重。中国人民对2O15年寄望之重,期待之殷,尽在其中。
                  材料一   2009-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释: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与2O13年相比,同比与环比双双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且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
              (1)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有哪些?
                  材料二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对此,中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
                  材料三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先秦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论著《韩非子》和东汉王符《潜夫论》中的这几句话,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前夕被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说明韩非和王符的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阐述韩非和王符“崇尚法治”的思想,对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意义。
            • 8. 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最近二、三年以来我国GDP由原高速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人们越来越用发展促进增长,用社会全面发展扬弃GDP增长,用价值机制、创新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经济学家称之为新常态经济。
              下列图表为近年我国经济发展数据变化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阐述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述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9. 我国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互联网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为此,2013年底以来,国务院连续推出系列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开办网店。2015年,“众创”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
              材料二  2014年3月以来,我国平均每天诞生1万多家企业,大批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颠覆着传统的制造和消费模式,乃至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2014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
            • 10. 最近,“新常态”一词在中国各类媒体上迅速走红。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新常态,新判断】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论断本身也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三特征。12月l 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1)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材料一蕴含的哲理。
              【新常态,新动力】
                  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下表是2012-2014年我国的几项经济数据: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合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绝对量(亿元)同比增长(%)绝对量
              (亿元)
              同比增长(%)绝对量(亿元)同比增长(%)绝对量(元/人)同比增长(%) 绝对
              量(元/人)
              同比增长(%)
              20125193227.8264835 19.320716712.1
              2013688457.743652819.6234380 13.16626  9.018023  5.4
              2014636463 7.4502005 15.726239412.0838310.019968  5.8
              注:①国冢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未提供居民消费支出数据,只提供了居民收入数据。
              ②“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32.83%,“十五”期间是41.58%,“十一五”期间是59,5%.而根据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分别平均在20%-30%、15%-20%。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新常态,新生活】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做好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就业目标。要更好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加强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要园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要完成上述任务对政府有哪些要求。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