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奔腾的长江水开始滋润北方大地。某校高三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首都博物馆参观“饮水思源”展览。同学们看到几组材料。
              材料一(如图1)


              (1)如图1说明什么经济问题。
              材料二
              (2)运用《经济生活》或《经济学常识》有关知识完成下表。
              南水北调建设过租经济理论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与水源地保护同时启动。停止水箱养鱼 和黄姜种植加工;冶金、造纸、制革和化工等企业搬出水源地;大力发展水体旅游、生态养生等新兴产血。(请勿在此处作答)①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其中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北京、天津等用水地将通过资金支持、人员培训和经贸交流等推进对口协作。(请勿在此处作答)
              中线通水后,配套支线分水工租投入、后期工祖維护和市内 管道输送等提高了北京供水成本,水价存在一定上涨空间a(请勿在此处作答)
              材料三 学生参观展览后,在“饮水思源”留言薄上看到了一些感言。
              (3)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任选其中一条感言(图2)谈谈你的理解。
              电影《天河》描绘了库区人民为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巨大栖牲。十堰市某村被定为搬迁移民试点,村支书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告别80岁高堂,带领61户村民撅迁到移民新村,情节催人泪下。
              (4)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电影媒体在传播正能量中的作用。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新高铁横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从黄土高原上的兰州出发,“爬”上青藏高原的西宁,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再向西进入新疆。
                   材料一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兰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西安、北京等内地城市都将纳入新疆人的一日生活圈;将使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释放,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
                     “求发展,惠民生”。兰新高铁,不仅改变西部交通格局,也改变着沿线人民的生活。这种改变将深刻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仅兰新高铁新区总投资就超过350亿元,可以吸纳23万人就业。随着兰新高铁的开通,西部旅游,特别是新疆的旅游将出现爆炸式增长,在未来,西北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的增长也可能出现年50%以上的增长。
                    材料二   大开放要有大通道。兰新高铁轨迹与古丝绸之路基本平行,这条“钢铁丝路”构筑了中国向西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中国向西经由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最终到达德国的大开放通道和欧亚国家走向中国腹地的黄金通道,助力打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兰新高铁建设是怎样改变高铁沿线人民生产和生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民族和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钢铁丝路”建设的深远政治意义。
            •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材料二:2012年,地处粤东的Y市J村部分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开起了网店,通过实体店批发和扩大网上营销,低投入、高回报,带动了在外务工村民回乡和村内闲散劳动力就业或创业。201 3年,Y市政府对J村自发形成的市场业态给予大力扶持:为该村创业青年提供了1000万元的贴息贷款,主办电商人才免费培训班,推进村道水泥化、网络光纤化、物流便利化等工程建设,并依托J村在全市建设了电子商务聚集区,J村电商年销售额近20亿元,每人月均利润约6000元,相当于Y市人均一年的收入,就业率接近99%.中央某代表团考察后认为:J村所形成的发展模式,为新型城镇化乃至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材料三:有人说,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体现着平等、开放、共享的特征。它表现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海量数据取胜、专注到极致、注重口碑。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都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想问题。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J村发展模式为新型城镇化乃至欠发达地区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哪些思路。
              (3)结合文化作用的知识和材料三,阐述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意义。
            • 4. 见图:2008-201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①2007年工业增加值为110535亿元,增速为14.9%;
              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③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制造业第一大国。
              (1)概括如图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报告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如何建立这种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5.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便利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提交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
              同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进行部署。同年1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为我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2014年3月1日,新修改的《公司法》正式实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也于同日开始全面实施。
              材料二  表l  2014年3月份我国新登记注册企业状况
              新登记企业总量同比增长 新登记私营企业同比增长  新登记服务业企业比重 中西部地区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数量增长注册资本增长  比重 增长
               45.8% 57.6% 138% 75.7% 3.3% 甘肃、内蒙古、河北均在100%以上
              表2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取消对有限责任公司、个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取消对公司股东和投资公司缴足出资的年限的规定,公司股东出资方式和货币出资比例可自主约定,可以提高知识产权、实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形式的出资比例。
               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将企业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资格等,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予以公示、将把违反诚信制度建设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录”向社会公布,提高企业“失信成本”。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推进是如何体现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
              (2)根据表l,指出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结合表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是如何激发市场活力的。
            • 6. 材料一 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指标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财政收入5.13万亿6.13万亿6.84万亿8.31万亿10.37万亿11.72万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5元13781元17175元19109元21810元2456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4140元4761元5153元5919元6977元7917元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二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指出:“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举措。”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
            • 7.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有重要影响。
              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 2 )下表中列举了一些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运用《经济学常识》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问题”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主要问题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1. 27% ,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35%.近2亿农民工无法实现身份的根本转变,不能享受平等的待遇。
              中国有2/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2
              3
              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有42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城市严重缺水。
              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 )》,我国人口规模急剧增长,导致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等社会问题。
            • 8.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某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绘制的“京津冀地区高速发展规划”图

              知识型区域北京河北资源型区域天津加工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高级第三次产业等占优资源、劳动和初级产品及农副产品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采掘业、重加工工业占优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占优产业与技术扩散产业与技术扩散资源、劳动、产品产业与技术扩散
              (1)读图,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协同发展。
              材料二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力推动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下去,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2)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阐述京津冀三地发展为什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材料三  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明确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3)打造“文化中心”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优势措施理论依据
              示例:拥有故宫等7项世界文化遗产和7000余处文物古迹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拥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众多文化会展场地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拥有以798艺术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文化市场
              北京高校林立,拥有200多家科研机构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4为2002-2012年中国及部分省区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山东湖北广西全国平均
              200240.3041.7029.9439.09
              200746.844.3036.2444.94
              201253.7053.5343.652.07
              注:日本、韩国城镇化率已超过70%,美国城镇化率已达到90%以上。
                  材料二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城镇化建设“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体现的哲学道理。
            • 10. 材料-如图、表所示

              表:200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结构
              人均纯收入(元)占全部纯收入比重(%)
              家庭经营收入378837.9
              在各类事业单位从业或从事其他各种劳务活动获得的工资性收入519551.9
              转移性、财产性等非经营性收入102410.2
              材料二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1)指出材料一中图、表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