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只有深化改革,我们的城镇化才不会走偏,目的才能实现。为此,我们必须

              ①改革户籍制度,为人们自由迁徙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②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自由流转

              ③改革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④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一线城市流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2.

              (19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举国关注,全球瞩目。

              ★ 数据解读

              2011-2013年我国部分经济指标情况。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万亿元人民币

              消费对GDP

              贡献率(%)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2011年

              47.3

              51.6

              43.4

              1.84

              2012年

              51.9

              51.8

              44.6

              1.97

              2013年

              56.9

              50.0

              46.1

              2.05

              注:当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的世界平均水平是 6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约在63.6%、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是4.5%。

              ★ 专家观点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选择路径十分关键。比如说,要以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激发农业发展活力;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质量;以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 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经济长期稳定运行;以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以改革开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1)结合上述两则信息,运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谈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0分)

              (2)结合专家观点,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我国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 3.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治理雾霾天气需要(  )

              A.加大投资,增强综合国力
              B.降低速度,缩小建设规模
              C.抑制消费,实现绿色出行
              D.转变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 4.

              2013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谋求2014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引人注目的是,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惯例会提出的 GDP 增长目标,此次没有涉及。这意味着我国(  )

              ①淡化 GDP ,以发展质量代替增长速度        ②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③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④经济发展速度太快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必须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②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④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推进城镇化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截至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结合右图可以看出,城镇化
               
               
               
               
               
               
               

              ①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是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根本途径
              ④拉动经济增长,其比率越高越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7. 25.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     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③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阶层的差距
              ④     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 8. 2010年12月17日,《大众日报》载文指出,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继续走在前列》。据此回答32-33题。
              3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①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三大产业”的水平和效益 ④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是(    )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降低能耗 
              ③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④实现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10. 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是总体上的小康,与全面小康还有差距。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00美元,如果到2020年要比2000年翻两番,那应该是 (    )
                 A.1600美元                        
              B.2400美元        
              C.3200美元                        
              D.6400美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