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江苏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让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企业进入市场,文化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从拉动“文化内需”到改善“文化民生”,从贴近群众需求到中国文化走出去,从加快技术升级到产业全面整合,从创造自主文化品牌到打造国家文化形象……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文化经济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

              (1)结合材料,说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济学意义。







              (2)联系材料,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开辟我省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新空间?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列为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
              材料一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革命,为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作出拉动内需的决策,“4万亿”主要投向钢铁、煤炭、汽车等制造业。再加上20多亿元的银行贷款,总规模超过了30万亿元。2009年之后,这些产能逐渐释放,逐渐形成了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不少重化工产品的需求规模已经达到了峰值或进入峰值区间。根据中钢协统计,2013年我国粗钢消费量7.64亿吨,是近年来的峰值,2014年为7.38亿吨,下降3.37%,2015年为7.0亿吨,再次下降5.5%.和钢铁行业一样,煤炭、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等产能过剩行业都面临严峻的形势,产能过剩行业也是亏损最为严重和环境污染较重的行业。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痼疾,经济步入新常态后,这个问题越发成为转型升级的羁绊。
              在这一轮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要落实财税支持,通过社会政策兜底,在遵循市场配置资源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好保障职工安置,化解失业风险,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等战略相配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如此强调“去产能”的合理性,并说明如何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作为国家间、企业间的竞争焦点,正在引发深刻的技术与商业变革。
              材料一  在我国 ,85%以上的大型货车都是个体户经营,物流运力绝大部分依靠分散经营的700万辆中长途货车和近2000万辆中短途货车。据测算,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CDP 的比重约为18% ,物流空戴丰载率接近50%.在2015年德国诺威通信博览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向德国总理默克尔展示了一个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的创业项目“货车帮”。“货车帮”已聚集认证物流会企业17万家,认证货车80万辆,每天有超过200万夺中长途货运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撮合空车与货源,减少货车空驶,“货车帮”2014年帮助司机节省空驶油费超过100亿元。
              (1)结合枓料一,分析大数据与产业融合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  大数据时代正奔跑而来,当前国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焦点正从资本、土地、人口、能源等转向数据资源,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必将成为未来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等诸多方面。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教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国务院为何高度重视促进大数据发展。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材料一:习近平在出席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
              材料二: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央扶贫会议中提出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并分析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材料三: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5年11月27日至 28 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脱贫致富为什么要靠贫困群众自己。
            • 5. 引江济淮工程,被称为安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安徽省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重大基础设旋。
              信息一 为了尽快推进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安徽省政府在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和举办社会听证会的基础上,编制了引江济淮工程规划纲要。中共安徽省委建议人大审议引江济淮工程规划纲要,并召开常委会议,研究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工作。目前规划纲要已编制完成并通过水利部审查,工程或于2 0 1 5年6月开工建设。
              (1)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信息二:引江济淮工程将直接沟通长江淮河干线航道,对于加快安徽省腹地经济发展,拉近我省与沿海经济带距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使我省北部一些地区水资源不足问题得到缓解,改善淮河水生态环境和抑制地下水超采,淮北地区中深层地下水水位下降局面也将得到有效遏制。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引江济淮工程的经济意义。
              信息三:引江济淮工程的建设,首先要做好沿线部分居民的拆迁工作。对此,拆迁户纷纷表示,要顾大体识大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更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绝不能影响工程的建设。
              (3)运用《生活与哲学》中“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