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省时便捷、价格便宜、种类丰富的网络购物方式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网络购物也存在着虚假信息、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以保证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要规范网购市场秩序。
              (1)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国家为什么要规范网购市场秩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请对网店经营者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选“1”为非常不满意,选“5”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

              材料二:“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时指出,“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1年3月5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实现社会公平,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读材料一,从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是政府的事。”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我国,党和国家一直高度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稀土已探明工业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供应量则占世界95%以上。但中小企业长期无序竞争、大肆开采,造成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上低价出口、储量大幅下降。2011年我国加强对内蒙古自治区内稀土上游企业的整合淘汰工作,力争实现由国家控股的包钢集团对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生产实行专营的目标。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加强对内蒙古自治区内稀土上游企业的整合淘汰工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始终把帮助西藏发展经济、改变落后面貌放在首位,制定了一系列扶持西藏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经济建设。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9年的83.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元,是1959年的34倍。西藏经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结合政治生活知识,概述西藏经济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11年6月16日,中央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汇报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根据中央要求,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把开展中央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一年来,经过有关方面共同努力,监督检查体系基本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健全、监督检查制度逐步完善、各项检查活动有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3)结合材料,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角度谈谈中央纪委监察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以“感受信息社会,走进网络生活”为题开展探究活动。
              【经济参与】
              情境一:在活动中,同学们了解到,随着中国整体网络购物环境的改善,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目前的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6329万人,有25%的网民青睐网上购物。但是网上购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以确保,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会误导消费者,互联网的匿名性加大了有关部门的监管难度等等。
              (1)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规范网上购物秩序?
              【政治交锋】
              情境二:在活动中,同学们还发现,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许多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官员上网收集民意,不断完善政府决策。
              (2)有同学认为,依靠网络民意,政府就能决策利民。请你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文化献策】
              情境三:通过活动,同学们认识到: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世界里,有健康有益的文化,也有低俗、腐朽的内容,网络可以成为开阔视野,获取知识的工具,也可以成为腐蚀思想、侵蚀人生的鸦片。
              (3)同学们就“抵制低俗文化,作出正确选择”发出倡议,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提出有益的建议。
              【哲学思辨】
              情境四:在活动中,同学们也深深认识到:和任何事物一样,互联网对同学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大家必须正确面对。
              (4)请你运用矛盾的观点谈谈互联网对同学的影响。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比例变化

              注:2008年、2009年、2010年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9%、8.7%和10.3%。
              材料二: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数据看,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沿海发达省份的常住人口的比重在增加,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常住人口的比重在下降。
              (1)从材料一可以得出哪些经济信息?由这些信息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反映的人口迁移趋势有何现实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次会议上,“包容性增长”成为主旋律之一。会议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民强”,“十二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说明“包容性增长”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政治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实现由“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根据经济学“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民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2009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广东居民幸福指数(GNH)比较


              注:①2007-2009年广东GDP年均增长率近11.4%。②国民幸福指数(GNH)是一个综合指标。是将幸福指数细分为生活舒适感、工作幸福感和政治和谐感三个水平,然后加工综合得到的。
              材料二:2007-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和粤北的幸福指数存在差异。珠三角地区居民的平均幸福指数最高。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居民的幸福感相差不大,且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收入人群的工作幸福感比低收入人群的工作幸福感高,工作幸福感对生活舒适感有正面的直接影响。
              材料三:2011年1月6日,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提出《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0-2015)》。全会确立了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并提出了“十二五”唯民生福祉不唯GDP这一要求。
              (1)简要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分配理论知识,谈谈广东省应如何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近几年来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收入差距的测量指标,其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按照国际通常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达到0.6则属于危险状态。
              材料二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包容性增长”是胡锦涛致辞中的一个关键词。“包容性增长”有多种内涵,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为此,我国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材料三包容性增长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一脉相承。包容性增长强调社会弱势群体、低收入人口,有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能从经济增长中更多受益,是党中央关注民生、关注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的重大举措。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广东省近几年来基尼系数情况的经济信息的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的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关注民生、关注中国社会公平问题的理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从1995年起,我国稀土出口连年激增,2009年,以只占世界的30%的储量,占据了全球稀土出口贸易的    90%。有专家预测,按现有速度,我国稀土储量仅能维持15—20年,未来将有可能需要进口。长期的无序开采,“像卖大白菜一样卖稀土”,不仅造成国际市场上稀土价格暴跌,而且给我国最重要的稀土生产基地内蒙古等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植被破坏。鉴于上述情况,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稀土开采和贸易的管控力度,2010年出口配额比2009年下降了40%。
              (1)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回答我国管控稀士开采和贸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我国做出管控稀土开采和贸易决定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