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4月8日,中国和瑞士两国一致决定建立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把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支持两国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开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创新合作,深化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医药等领域互利合作,此举有利于(  )
              ①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海外并购步伐
              ③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④提高我国创新水平,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
              下列不属于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是
              A.山东海尔集团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B.浙江三家建筑公司承建约旦王宫工程
              C.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
              D.中国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森公司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总值表(单位:亿美元)
               
              6月
              1-6月累计[
              比去年同期增减±%
              6月
              1-6月
              进出口
              1825.68
              9461.24
              —17.7
              —23.5
              出口总值
              954.09
              5215.29
              —21.4
              —21.8
              进口总值
              871.59
              4245.95
              —13.2
              —25.4
              进出口差额(+出大于进;-进大于出)
              82.5
              969.34
              ——
              ——
              (注1:经季节调整后,6月份当月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环比分别增长3.4%、4.5%和2.2%。注2:据海关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458.6亿美元,同比下降8.5%;鞋类出口129.1亿美元,同比下降4.3%;家具出口117.6亿美元,同比下降9.8%;塑料制品出口65.7亿美元,同比下降7.1%。)
              材料二:2009年6月17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温家宝总理强调,坚持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不动摇,下阶段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在各个方位、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扎实推进已确定的各项重大改革,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抓紧落实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尽快推出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的综合性政策,支持企业“走出去”。
              请回答:
              (1)材料一(含注)蕴涵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应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0分)
            • 4.
              日前,欧盟境内首个中国经贸合作区在葡萄牙设立,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集群式迈出国门,加速“中国制造”向“欧盟制造”、“世界制造”的转型进程。这表明
              A.“引进来”是引进外资,“走出去”是对外直接投资
              B.我国坚持“走出去”战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我国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D.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可以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 5.
              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通报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9日挂牌。中国是贸易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自贸区的建立将创造新的要素转移和资源配置模式,开放的尺度也将更大,能够释放新的政策红利,创造新的增长极。从这个角度看,上海自贸区的正式获批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意义不亚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
              面对上海自贸实验区的启动,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2分)
            • 6. 2013年2月中海油完成对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收购,总价约为151亿美元。这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这一举措(  )
              A.体现了生产全球化,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要求,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C.有利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控制国际稀缺资源
              D.能够拓展发展空间,实施“引进来”战略
            • 7. 2011年8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副总统拜登。胡锦涛表示,中方坚定致力于推进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落实双方达成的保增长促稳定共识,深化双边和二十国 集团等多边框架内的合作,共同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双方强调,要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我们应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为什么要推进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欧盟,日本居第三位。而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自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交流呈稳步上升之势。1972年,中关两国贸易额仅为1288万美元。在此后的30多年里,该数目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美贸易额迅猛增长。中关经贸合作规模巨大。2010年,两国经贸总额有望达到380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积极发展中美对外贸易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011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十年来,我国货物贸易额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
              入世10年,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市场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同时,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某些国家利用“双反”调查(反倾销、反补贴)、汇率问题、技术壁垒等手段频频向中国施压。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我国应如何妥善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材料一:改革丌放以来我国出口和进口总额情况(亿美元)

              注:2007年我国国有企业进出口额为4945亿美元,外资及其他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793亿美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不足10%;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约为1:9,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情况(亿元)

              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3-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13.8%,仅次于美国的29.8%,排名世界第二。
              材料三:近几年,因为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东盟等传统市场,所以引发了诸多的贸易摩擦。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此外,同期我国还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我国在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后,2007年又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为我国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几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