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4月8日,中国和瑞士两国一致决定建立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把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支持两国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开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创新合作,深化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医药等领域互利合作,此举有利于(  )
              ①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海外并购步伐
              ③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④提高我国创新水平,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 2015年11月,中国三峡集团赢得巴西大坝合同。公司出价l3.8亿巴西雷亚尔(约合43亿人民币),获得Jupia和Ilha Solteira两座水力发电站30年的运营权。三峡集团此举有利于(  )
              ①创新企业发展方式,增强国企海外控制力   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增强企业竞争新优势
              ③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④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以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主动谋划,在全球治理领域提出一系列新倡议新方案,展示了凝聚东方智慧的新理念,积极引导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以下选项能展现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是(  )
              ①加强对外贸易,为国际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公共产品
              ②开展国际互联网合作,参与国际互联网的分享和治理
              ③宜传中国棋式,提供各国发展可以借鉴的制度和理念
              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增强其开放性和竞争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4. 2015年,中国与欧盟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在70多个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对话磋商机制中“无话不谈”。中欧双向人员往来规模达641万人次,人员往来便利化稳步推进,中欧关系的民意基础愈发坚实。这昭示着中欧双方(  )
              A.对话而不对抗,共同建立国际新秩序
              B.命运相系、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
              C.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夯实政治互信基础
              D.结伴而不结盟,根本利益一致,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 5. 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南非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致辞,提出把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经国务院批准,中非发展基金三期20亿美元增资已经落实,实现了50亿美元设计规模。下一步,中非发展基金将扩大对非洲“三网一化”和产能合作等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发挥平台引导作用,更好的服务中非合作。该举措有利于(  )
              ①优化我国的贸易结构,完善对外开放体系
              ②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③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④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6. 2015年,“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再度成为国内外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概况
              沿线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占全世界比例经济规模占全世界比例货物和服务出口占世界比例
              26个63%29%23.90%
              注: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超过7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过去1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今后还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实施这一战略应如何落实我国的外交政策。
            • 7. 2015年2月10日,我国发改委宣布,经调查取证和分析论证,手机芯片巨头美国高通公司在CDMA、WCDMA、LTE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和基带芯片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决定对其处以60.88亿人民币的罚款。这一罚单创下了中国反垄断史新高。我国的这一做法(  )
              A.表明我国已有能力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B.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状况
              C.旨在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促进国产手机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自信
            • 8.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应该(  )
              ①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③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④趋利避害,迎接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 着眼于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需要以及丝路沿途国家的共同发展需求,我国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实施(  )
              ①是体现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是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
              ③是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战略转变的重要标志
              ④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0.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开始放缓,越南、印度等国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 东盟制造、墨西哥制造开始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一变化表明,经济全球化(  )
              A.主要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
              B.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实质上是风险全球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