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本次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智慧 • 大国担当】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杭州峰会让世界认识到,必须坚持走完善治理之路。中国有意愿、有能力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社会事务中去,以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贡献力量。在中国的倡导下,本次峰会达成多个具有开创意义的共识: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
              (1)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各国能够在全球治理问题上达成共识的原因。
                                                              【发展 • 包容联动】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本次峰会邀请了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会,成为二十国集团历史上的一大亮点。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面对世界经济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积极协调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努力形成各国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
              (2)结合经济生活知识,阐释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文化• 礼乐相成】
                    全球治理也需要文化艺术的滋养。从北京奥运会到杭州峰会,中国文化一次次“惊艳”世界。西子湖畔,《春江花月夜》与《月光》合奏,《高山流水》共《天鹅湖》起舞,精美、绝妙的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充分展现了优雅、高贵的待客之礼。文化领域的礼乐相成,支撑起座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以柔性力量让全世界人民的心相连、情相通。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全球治理需要文化艺术的滋养”。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5月,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材料一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80%以上高端技术仍依靠从国外进口。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档。
                    材料二  作为中国制造“新名片”的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正在快速走向世界。中国建设的土耳其“安伊高铁”已于2014年正式通车,中国承建的南美第一条高速铁路委内瑞拉迪阿铁路正在施工,另外还有数十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高铁协议或合作意向书,不仅包括亚非拉国家,而且包括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内容涵盖装备、技术转让和服务等。
                    材料三  有专家指出,面对“中国制造2025”,需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企业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角度,分析中国高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你对专家观点的理解。
            • 3. 2016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都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对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新要求。面对现实。国际社会急需找出经济发展迟缓的“病根”,找到改善的“良方”,9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对推动全球贸易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构建创新的、联动的、包容的世界经济。
            • 4.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英国脱欧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反全球化的议论和关注。联合国《千年报告》的第一部分指出:“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
              (1)你所了解的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对经济全球化,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全球化?请说明理由。
              (3)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一个具体表现就是2016年主办的G20杭州峰会以及提出的“活力、创新、联动、包容”的峰会主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你平时的研究,说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应注意哪些问题?
            • 5. 中国钢铁贸易史首遇“337”调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及相应修正案进行的调查,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近年来,中国钢铁因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引发了美洲、欧盟等多个国家地区的抵制。4月26日,美国最大的钢铁集团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调查申请,中国钢铁企业面临三项指控:密谋控制价格、盗用商业秘密,伪造商品原产地。宝钢、武钢、鞍钢等40多个钢铁企业都在起诉名单之内。若我国钢企在6月16日之前未进行应诉,部分碳钢和合金钢产品将会用久失去美国市场。若败诉,不排除未来更多其他钢铁产品被提起调查,以及美国以外的其他国际市场仿效美国的做法,成为推倒中国钢铁国际贸易的多米诺骨牌,这在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正处在去产能和艰难维持时期的我国钢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是摆在40家中国企业面前的一场意义特殊的战争。中国商务部救济调查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及相关钢企正在加紧收集材料积极应诉。
              (1)依据有关经济知识评析美国的做法。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材料,分析我国钢铁企业如何积极应对。
            • 6. 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一  习近平在闭幕辞中指出,峰会达成的“杭州共识”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l)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知识,找出“杭州共识”的经济依据。
              材料二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在G20杭州峰会上,吉安出产的竹制笔架和杯垫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它们的制作要经过剖丝、高温高压、镂铣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达到油润细腻很有质感的境界。
              (2)结合所学经济知识,请你为劳动者落实“工匠精神”提两条建议。
            • 7. 第二十四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一致认为: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和各方利益……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给经济全球化赋予新的内涵,要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分工体系加速演变。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我国向国外转移,一些新兴行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将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产生深远影响。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说明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影响。
              (2)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谈谈劳动者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 8. 近年来,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匮乏,世界经济发展提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护主义仍未根除,开放型世界经济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杭州峰会时就此表示,“二十国集团应该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加强投资政策协调合作,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发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论证“二十国集团应该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的合理性。
              (2)材料中习近平主席的主张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
            • 9.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2008年以来,包括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日益成为继八国集团(G8,由美、日等发达国家组成)之后全球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中,发展中国家更加平等地与发达国家对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45%.但是在IMF的投票权中,美国的投票权为16%,居第一位且拥有对重大决定的否决权,中国的投票权为3.6%,居第六位。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10. 联合国北京办事处低碳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需要60多项核心技术来实现其降低电力、交通、建筑等主要工业领域碳浓度的目标,然而这60多项核心技术有70%不为中国人所掌握。中美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在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由美国商务部与中国商务部共同组织,杜邦公司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价值1亿美元的光伏材料战略协议。这一协议致力于推动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下图为2010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注:其他能源包括风能、核能、水能、太阳能等。它们和天然气一起被称之为清洁能源。
              (1)比较两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常识“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国家职能”和“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