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状况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注:2 0 1 2年《世界品牌5 00强》中,我国华为等2 3个品牌入选,列世界第五位
                  材料二:我国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利用外资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对外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好…  2 0 1 3年以后的未来经济转型,必须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1)简要概括材料一蕴涵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 0分)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1 3分)
            • 2. 材料一:2006年—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德国是60%,日本是33%。
              材料二: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比重不足10%。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过大,2006年-2011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就上述材料中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7分)
            • 3. 投资、出口、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与消费被称为“内需”。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矛盾远未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欧元区和美国的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从国内看,土地、能源、资源、环保等要素价格已经进入了上升期,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比较突出,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的环境趋紧,发展难度加大。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积极应对国际经贸变革的外在要求,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协调发展,促进贸易平衡。在外贸出口方面,在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高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参与能力,更加注重从接受既定规则向更多地主动参与制订规则转变;全方位提升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用生产与消费关系原理说明扩大内需能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上存在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措施,稳定发展对外贸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材料一:近10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总额变化图(单位:亿美元)

              (备注:2007年以来,我国一直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顺差国。)
              材料二:针对部分国家要求我国人民币升值以减少出口等问题,我国政府在多种国际场合表示:坚决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和单方面施压的做法,强调应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及我国自身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币值和顺差问题;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对话处理好有关经贸摩擦;主张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关各方应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国贸易顺差量的变化,受该国经济水平、汇率政策、出口产品结构、贸易政策及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图表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其中两个因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欧盟,日本居第三位。而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自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交流呈稳步上升之势。1972年,中关两国贸易额仅为1288万美元。在此后的30多年里,该数目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美贸易额迅猛增长。中关经贸合作规模巨大。2010年,两国经贸总额有望达到380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积极发展中美对外贸易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2011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十年来,我国货物贸易额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
              入世10年,市场经济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市场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同时,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某些国家利用“双反”调查(反倾销、反补贴)、汇率问题、技术壁垒等手段频频向中国施压。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我国应如何妥善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材料一:改革丌放以来我国出口和进口总额情况(亿美元)

              注:2007年我国国有企业进出口额为4945亿美元,外资及其他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793亿美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不足10%;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比约为1:9,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情况(亿元)

              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3-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13.8%,仅次于美国的29.8%,排名世界第二。
              材料三:近几年,因为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东盟等传统市场,所以引发了诸多的贸易摩擦。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此外,同期我国还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我国在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后,2007年又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为我国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几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材料一:2009年6月10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天津出席第三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时表示:“现在对外直接投资比吸引外资还难,几大集团对外并购基本没有成功。我们希望有关国家能够不要有投资保护,我们也在考虑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投资。”戴相龙进一步称,中国今后要继续引进外资、扩大商品出口,同时也应该调整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对外投资。
              材料二:2009年6月5日,力拓公司发布公告,撤销与中铝的交易。中铝力拓这对欢喜冤家,经过4个月的吵吵闹闹,终于分道扬镳,而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又多一失败案例。
              (1)我国在对外开放中为什么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材料一:据乌克兰《政府信使报》9日报道,乌克兰政府近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乳酸征收31.8%的反倾销进口关税,期限为5年。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NTC)官方网站6月5日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聚酯纤维(PSF)的反倾销案做出终裁,决定对除江阴华宏、张家港成兴公司以外的其它中国公司出口到巴基斯坦的聚酯纤维征收10.44%的反倾销税,征税自2009年2月6日起,期限为5年。
              材料二:反倾销案大有不断增加之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牵涉其中。著名反倾销律师傅东辉表示,未来两年将迎来反倾销高峰。
              (1)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如何积极地应对外国的反倾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临日益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应如何维护经济安全和利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24分)
              材料一:美国商务部2009年11月24日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中国制造”正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最大受害者。对于美方在油井管问题上制造贸易摩擦,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表示, 要求美方恪守二十国集团峰会承诺和不久前召开的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达成的共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具体到油井管问题,他敦促美方抛弃偏见,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最终裁决。中方希望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尊重多边贸易规则,共克时艰,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
              材料二: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面临贸易摩擦形势最复杂,最严峻的一年,中国依然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目标国。2010年全年共遭遇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1.4亿美元。如2010年9月1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针对中国输美的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最终裁决,对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13.66%和53.65%的反补贴关税以及48.99%--98.745%的反倾销关税。
              材料三:2011年2月商务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中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共同推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应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问题,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10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中方希望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尊重多边贸易规则,共克时艰,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的政治学依据。(1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