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1971年7月,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速、企业用工荒等。为此,党中央着眼长远,完善人口发展战略,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家庭欢欣鼓舞,但面对孩子抚养和教育成本不断增加,导致不少家庭在做出生育决定时犹豫不决。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调整人口政策政策的原因。
              (2)运用政府职能知识说明如何打消不少家庭在做出生育决定时的犹豫。
            • 2.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使很多家庭欢欣鼓舞过后又陷入了理性的思考,孩子今后抚养和教育成本不断增加、女性担心自身的工作和事业发展受到影响、优质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些都会导致不少家庭在做生育决定时犹豫不决。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就如何打消符合条件家庭“生不起、养不好”的疑虑提出政策建议。
            • 3. 2016年3月14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方案》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要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激发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潜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筑牢公民科学素质基础。《方案》还提出,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提升到10%以上。
              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国务院出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的必要性。
            • 4. 材料:2016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瞄准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等7类人群分类施策,找准重点,实行激励计划,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具体来说,技能人才关键要实现技高者多得,新型职业农民关键是推进职业化,小微创业者关键是降低创业成本,科研人员关键是实现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企业家关键是解决产权保护法治化,基层干部队伍关键是完善工资制度,困难群众关键是提升人力资本。
              《实施意见》等核心是激励导向,不是简单涨工资或提高福利,而是通过有效激励,一方面激发创收创富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国务院出台《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的看法。
            • 5. 2013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雾霾,空气质量令人担忧,也影响了人们生活、健康。2015年2月28日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播出了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雾霾天气使得空气质量明显降低,李克强总理在谈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时指出 ,解决环境污染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是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
              请运用“政府的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在解决环境污染方面该如何作为?
            • 6. “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再到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都表明这项改革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过去主要依靠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现在,其作用逐渐缩小。由于生产要素的效率低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能过剩、僵尸企业较多、资源环境压力大等方面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十分紧迫。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中国制造企业提出针对性建议。
              材料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本质上讲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同样大有可为,要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成本,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发挥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7.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同时,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经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此次“问题疫苗”也流入了农村地区,这无疑对于那些本就贫困的农村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政府在加大监管查处力度的背后,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从而使得农村地区的人民病有所医。
              (1)运用我国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务院三部委联合彻查“问题疫苗”及政府为什么要保证人民病有所医的原因?
              (2)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可以运用哪些合法渠道加强对政府机关人员的监督,从而促使政府机关改进工作。
            • 8. 5月20日至6月7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公共讨论”逐渐成为新常态,它为每个人的自由表达准备好技术工具。但有些网民的“谩骂式批评、情绪化建议,抱团式声讨”却无法屏蔽,网络暴力传递戾气,伤害当事人,也影响小苗们的身心成长。
              材料二 为保证“护苗2015. 网上行动”的顺利开展,公安部门将网上“扫黄打非”作为今年新增的专项行动,对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残酷、迷信等有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信息进行全面清理,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绿色文明上网,加强绿色网络建设,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文化环境。
              (1)据材料一,谈谈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应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材料二中,政府部门履行了哪些职能?
            • 9. 近几年,电子商务风生水起,网络购物呈现破竹之势,但我国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环境还有待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解决材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某班同学分组探究,合作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
              甲组同学侧重需求侧图表研究。
              (1)概括上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创新、管理等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充分合理配置影响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乙组同学侧重探究供给侧改革。
              (2)以“我国供给体系和结构”为主题,乙组制作了的如下表格,
              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补充完成。
                  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存问题导致的结果    改革的对策和措施
              总体上是一种外向型体系,产能消化和产品销售依赖国际市场现在外需减少,有些产能过剩了,转向内需很痛苦,有些甚至可能无法转向内需,“僵尸企业”数量增加
              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但医疗、教育、金融、交通等产业还存在一定的“供给短缺”能适应排浪式从众消费,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产品的花色、品种、规格、安全性等满足不了消费需求。有些消费流向了国外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有些生产经营成本,高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收入国家,未富先贵 一方面产能过剩,产品不好卖,另一方面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两头受压,削弱了盈利能力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责无旁贷。丙组同学侧重探究“看得见的手”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应怎样有所作为。
              中国依靠外需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民众的消费需求已经升级,中国投资的边际收益已经锐减,采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办法来“稳增长”已经举步维艰,提出和推进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丁组同学侧重研究供给侧改革的哲学依据。
              (4)结合材料,说明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哲学依据。(至少两个原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