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材料二  在这场攻坚战中,某省人大常委会号召全省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找准履职行权与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依法履职,精准发力,在扶贫开发攻坚中勇担当、善作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为什么要加强党的领导。
              (2)假如你是某贫困地区的人大代表,应如何在扶贫攻坚中勇担当、善作为?
            • 2.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陆续派出多名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 的、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 3.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某校高一(1)班同学对“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进行了探究走访,请你一起参与。
              【依法制定】
               时间内容 
              2015年10月29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6年3月6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稿)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1)“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出台过程是怎样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的?
              【保障实施】
              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和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发挥各级人大上下联动的整体效应,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省市,自治区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要凝聚基层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保障“十三五”规划有效实行。
              (2)根据材料,说明推进“十三五”规划有效实施体现了我国哪些制度保障?
            • 4.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过去,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改革难免突破法律。但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改变“套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利用好法律这个“治国之重器”,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9月23日下午,天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天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案》.会议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百姓切身利益。要以让百姓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基层为重点,着力破解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在降低药品价格、提高诊疗水平等方面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天津市委提出上述举措的依据。
            • 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1971年7月,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成就巨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速、企业用工荒等。为此,党中央着眼长远,完善人口发展战略,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家庭欢欣鼓舞,但面对孩子抚养和教育成本不断增加,导致不少家庭在做出生育决定时犹豫不决。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调整人口政策政策的原因。
              (2)运用政府职能知识说明如何打消不少家庭在做出生育决定时的犹豫。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从严治党理念一直与我们党的建设征途相伴始终口党的一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出要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口重视并发动群众监督,才能保证我们的党心与民心始终同频共振,保证我们的党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从严治党为什么离不开群众监督。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
              材料--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二《纲要》提出,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让各类主体、不同岗位的创新人才都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合理回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
            • 9. 2015年11月27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然而目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有33万个。专家分析认为,因病因灾致贫、缺乏资金、缺少文化是贫困人口长期不能脱贫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农民脱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党和政府提出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目标的理由。
            • 10.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水十条”明确将治理污染物排放问题提升到“国家水安全”的高度,同时提出要节约用水和保障水生态系统平衡。因为保护水资源涉及生产生活用水供给、治理污染物排放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三个问题,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前,水环境能够承载的污染排放容量已接近极限,污染物排放已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平衡。治理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1)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党为什么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从辩证法角度,概括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运用的方法论。(限答一个)
            0/40

            进入组卷